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是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旧城区一直以来都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具有深厚底蕴的商业名城。悠久的历史与长期的积淀造成了旧城丰富的城市空间形态。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与内城的高度集中建设,广州旧城正面临房屋日益危破、公共服务配套落后、设施陈旧、交通拥堵、空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为努力提升广州城市面貌,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形象,政府就旧城更新改造意愿十分迫切,2007年提出“中调”策略,并陆续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以及相关配套政策。1949年以来的60多年是广州旧城更新最快的时期,也是现状城市形态形成的主要时期。因此在政府全面启动更新改造之前,更需要客观科学的解析广州旧城在这一时期空间形态演变的客观规律,正确看待目前的历史阶段,明确“所为”与“不所为”,理性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确定正确的规划与建设引导方式。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城市更新控制引导需求,本文拟定了以下三个主要视角:第一,基于形态分区理念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研究。以康泽恩“城镇平面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国城市的具体背景,构建了基于“形态单元”的系统分析框架。第二,基于自组织机制的城市形态演变动力机制研究。在形态分区研究基础上,根据系统自组织原理,深入研究城市形态演变的内生动力。第三,基于形态类型学的城市形态设计干预控制研究。科学合理的规划调控是引导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重要他组织手段。本文基于形态类型学理念,结合形态演变自组织机制,提出形态设计干预控制的有效手段。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1949-1978年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特征。重点研究这一时期旧城范围的功能布局与形态格局的演变特征。识别1949年广州旧城的“形态原型”,划定的形态单元与形态区域将作为1978年后旧城形态演变分析的基础。第三章1978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特征。对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旧城研究范围的功能布局与形态格局进行演变分析。以形态单元与形态区域的演变分析为基础,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旧城形态的演变特征。第四章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形态演变的总体规律。从形态格局、形态单元、产权地块三个层面总结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归纳出城市边缘带、形态框架、形态周期等重要概念。第五章广州旧城形态演变中的自组织机制。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广州旧城形态演变中的循环演进阶段、竞争协同机制、自相似分形特征、混沌与秩序等重要自组织特征进行研究。第六章广州旧城形态演变中的规划调控机制及优化探讨。从他组织干预角度出发,总结现状广州旧城形态演变现状调控机制及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化目标导向体系。在形态类型研究与自组织机制研究基础上,提出各项调控优化策略。本文是首次对解放以来广州旧城形态演进的系统性研究,将弥补目前相关研究专著的不足,对科学指导旧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基于“形态单元”的形态分区体系,本文解构了1949年以来的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规律,剖析了其圈层式形态格局的形成过程。通过自组织机制研究,深入阐述了竞争协同机制在经济与社会领域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主导下广州旧城的高度混合式形态演变机制。通过以“形态单元”为基础的更新改造单元划定,可以实现功能、形态与历史保护三重目标的结合,把形态类型学中的设计干预手段有效的应用与规划管控当中。
其他文献
<正> 慢性肾炎的治疗,除应抓住脾肾外,同时还必须注意脏腑阴阳气血之整体调理。以肾病型为例,常见应用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关于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土地利用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较薄弱。广州近十多年来轨道交通发展迅猛,现已初
通过概括和分析通信运营商基层企业在自有项目采购中异议产生主要五种典型原因,据此提出有效应对和管控异议的相应办法。
根据南昌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降水监测数据,对1991-2010年20年间南昌降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变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校园景观的不断建设,绿地率却不断下降。因此,该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其植物配置现状,根据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探讨如何在有限的校园空
<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等无人系统迎来增长期,未来交通即将进入无人驾驶时代。12月5日,第二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无人系统分论坛在湖南
目前,伴随房价的继续走高,政府对房地产的关注和调控越来越多。在政府相关措施的影响下,建房所用的土地以及建筑施工所需要的建材等价格升高。在市场的严峻考验和政府调控措施的
廷贾断裂以东的南沙地块与南海北部陆缘共轭,因此其构造过程研究对认识整个南海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地震资料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揭示,破裂不整合面(BU)和碰撞不整合面(CU)是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增长,企业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人才是构成企业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根基.文章就企业人才流失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纷纷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管理的优化已经成为了企业是否可以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