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越来越显现,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由于土地具有自然、经济、社会等地域差异性,因而土地的利用与承载能力也同样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因此,从土地承载力的角度来研究一定地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当前包括地理学、生态学甚至是经济学等学科关键领域的研究焦点和前沿课题之一。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之际,选择8个城市作为整体来研究城市群的土地利用问题,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城市群的承载能力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充分分析了湖南省“3+5”城市群8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特征,通过运用土地承载力的综合研究方法,遵循本文既定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过程体系和技术路线,按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等科学原则构建了评价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城市群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进而得出了8个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指标值,结果显示,湖南省“3+5”城市群按照土地综合承载力测算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的承载力区域,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找出影响湖南省“3+5”城市群土地承载力差异性的因素,比如,土地利用规划等政策、经济集聚效应、产业结构趋同化和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积极改进城市人居环境、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完善土地供应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循环经济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等提升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提出具体科学的对策措施,对城市群的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发挥其最大的经济、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