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二三十年代小说中的死亡母题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in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韩国社会的转型期,亦是韩国文学的转型期。本文之所以特别关注韩国二三十年代小说中的死亡,是因为“死亡”的意象与图景在他们这一时期的小说中凸现得分外醒目,出现的频率触目惊心。尤其是罗稻香、崔曙海,玄镇健三位作家的作品中,死亡成为了推进文章情节发展的原动力,为作品笼罩了一层浓浓的悲剧色彩。另一方面,致力于纯文学创作的金东里,以人文主义的视角,在作品中深入探究人生与世界,生与死的关系。并且,在这几位作家的作品中,均展现出“以悲为美”的艺术追求,将死亡上升为一种对美的追求,将死亡美学作为其文学美学。  首先,本文以活跃在韩国二三十年代文坛的罗稻香、金东里、玄镇健、崔曙海等四位作家的作品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归纳分析的方法,将其与死亡相关的作品进行归纳和整理,划分为三大死亡母题类型:主人公决绝的自杀,现实生活中的死亡以及精神的死亡。其次,在第二部分,主要探究出现以上三大死亡母题类型的原因。通过二三十年代韩国社会背景,错综复杂的文坛现状以及不同作家的成长经历和写作手法的综合分析,归纳出这一特定时代的作品中出现不同死亡形式的原因。在第三部分中,将死亡母题升华为死亡美学进行集中分析,展现作家作品中风格迥异的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为了让同学们正确认识体育课的作用,不要一提起体育课就认为体育课是玩耍的课。要让同学们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听从老师安排。 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correctly u
化学高效课堂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化学教师高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借助演示实验打造高效课堂、
期刊
步入21世纪以来,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新课标实施以后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在新课改推行后很多老师都在研究的课题.本
第一站:济南采风时间:10月12日-14日上午关键字:泉水老街、山岳秋色趵突泉,让菲林在镜头下奔涌“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明朝著
作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后殖民主义作家之一,V. S.奈保尔在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于1987年出版的《抵达之谜》则被瑞典皇家文学院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抵达之谜》
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断创新和产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着巨
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先进性教育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寻找新
叙述了气门顶杆热挤压模失效形式。通过几种热加工模具材料的对比试验 ,并借助扫描电镜、显微镜观察 ,分析了气门顶杆热挤压模的微观组织 ,指出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 ,从而为提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感受
本期《艺术界》带来了全新的尝试:我们首次以一位艺术家作为主题线索,展开封面专题“秀”的讨论。我们选择了陈侗这位传奇的出版人、书店运营者、作家、画家、档案收藏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