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虫草作为我国的名贵中药材,是现代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冬虫夏草人工培养、主要成分分析以及药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冬虫夏草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孢子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进行母种的扩大培养、悬浮液的制备、液体菌种、菌丝体的培养技术以及菌种的选育与保藏研究,建立冬虫夏草的制种技术。实验发现孢子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均能分离得到冬虫夏草母种,但组织分离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孢子分离法操作复杂,难度较大。进一步采用大米作为培养基成功培养出冬虫夏草成品。为确定人工虫草的药用成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对野生冬虫夏草、人工培养冬虫夏草和蛹虫草的总糖,甘露醇以及腺苷等进行分析测定。蒽酮浓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均可用于虫草多糖测定,蒽酮浓硫酸法测定结果显示野生冬虫夏草、人工培养冬虫夏草和野生蛹虫草中总糖分别为5.44%、5.77%和20.55%,而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的结果显示分别为5.46%和5.65%和16.86%。以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虫草甘露醇含量,结果显示冬虫夏草和蛹虫草中含有较高的甘露醇,分别为8.93 mg/g和8.08 mg/g;经干燥后的菌丝体中,甘露醇的含量大大低于天然冬虫夏草和蛹虫草,含量只有4.02 mg/g,仅为二者的一半。以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虫草腺苷,结果显示冬虫夏草、蛹虫草、冬虫夏草菌丝体Rf值分别为0.70、0.70、0.75,而腺苷标准品的Rf值为0.71,证明三者均含有腺苷。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人工培养虫草具有虫草代替药源的潜力。以CTAB法,SDS法以及尿素裂解法三种方法对虫草总DNA进行提取,为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对虫草进行真伪鉴定打下基础。实验结果发现,冬虫夏草干品中含有的酚量多,糖量少,较适合于用CTAB提取法进行实验,而鲜品的酚含量少,糖含量多,则较适合于用尿素法进行实验。SDS同样适用于冬虫夏草干品的提取。为初步探讨冬虫夏草是否具有降糖作用,本文以冬虫夏草为研究对象,以鸡矢藤,芦荟,三七,淮山为对照药材,利用酶学手段在体外条件下测定几种中药对小肠黏膜二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冬虫夏草对小肠黏膜二糖酶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弱于鸡矢藤,芦荟,三七。五种中药提取液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均为0.05g/mL时,鸡矢藤,芦荟,三七,淮山以及冬虫夏草对小肠黏膜二糖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4.67%,45.30%,39.17%,15.50%和32.63%,而阳性对照物Acarbose的抑制率达到72%。冬虫夏草的降糖作用是否能应用于临床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