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作为二十世纪思想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迄今为止尚无一部专著问世,相关论文也屈指可数。有鉴于此,本文决定对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考察二十世纪前期荀学研究演进的过程,总结相关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展二十世纪人文思想学术的研究做一点积极的贡献。 本文认为,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重社会功用,与时代思潮息息相关。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长,一批代表他们利益的知识分子倡导“中体西用”,荀学由于既具有类似于西方科学的见解,又有接近西方社会学说的“人能群”主张,因此受到他们的青睐,荀学的复兴和更新理所当然。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孔子地位根本动摇,西方社会思潮纷至沓来,荀学作为儒家异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荀学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荀子思想学说唯物辩证法因素。被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发现,为此展开的研究,促进了荀学研究的继续深入。 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就《荀子》整理著作而言,刘师培立足于阐明古训,发表了《荀子补释》、《荀子词例举要》、《荀子斠补》。此外。还有梁启雄的《荀子柬释》,钟泰的《荀注订补》等。就荀学义理研究著作而言,也出现了陶师承的《荀子研究》、陈登原的《荀子哲学》、熊公哲的《荀卿学案》,展现了传统与现代视角的交融。一些著名的思想家还写作了研究荀学的专门论文,在一些相关著述中,列出专章专节讨论荀子思想学说,这些评论具有相当的思想学术价值。就荀学研究方法而言,章太炎、胡适、侯外庐都呈现了不同的特色,这些方法推动了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了二十世纪思想学术史的宝库。 马克思主义学者开拓出荀学研究新的路径。郭沫若以《周易》来打开认识古代真实的大门,他认为荀子是秦以前论到《周易》的唯一一个儒者,他虽然肯定了荀子宇宙观的科学精神,又批判它是变化的却不是进化的,还指出其中具有“神道设教”的特征。在他看来,荀子道性恶俨然唯物,但其中隐含着许多矛盾。既肯定了荀子的阶级社会观,同时又批判荀子在政治主张上倾向于帝王本位、贵族本位。批判地扬弃了此前荀子研究的成果。杜国库从研究《成相篇》入手考察荀子的思想学说。认为荀子的宇宙观在先秦诸子中最富于唯物主义因素,他的认识论也染上了物观的心理色彩,同时还给礼披上自然法则的外衣,《成相篇》是荀子本人思想的概要。侯外庐结合先秦的社会历史状况,分析了荀子思想学说的特点,认为荀子把先王还原为朴素的“真先王”,是对儒家传统的朴素修正,同时主张荀子的方法论具有唯物论的特色。认定荀子是先秦思想的总结者,是封建社会的开拓者,从而开拓了荀学研究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