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建立,一个拥有近20亿人口的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将为亚洲经济带来新的活力,这里将形成一个生产总值近2.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达1.2万亿美元的经济区。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湄公河开发和相互投资。农业在中国和东盟都举足轻重,各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都不高,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消费习惯相似。同时,由于中国和东盟分别处于不同气候带,在农产品、农业投入和农业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多数农产品具有地区性消费的互补和互利性质,因此具有很广泛的合作基础。 本文在研究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特别针对早期收获计划的研究,找出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有利无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和早期收获计划的概念界定,以及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综述。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 第三章,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基本现状。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总体现状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优势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探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现状。 第四章,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优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获计划。通过对早期收获计划框架的研究,探讨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第五章,应对措施。通过中国及东盟对农产品年贸易的应对措施,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的经济合作,取得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