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子根的加工品,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重要的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为有毒中药的代表。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助阳之要药,也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为有毒中药,可通过炮制、煎煮、配伍达到减毒存效的目的。附子的主要毒效成分为酯型生物碱,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和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等单酯型生物碱,因产地和炮制工艺不同,使得附片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差异较大,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有必要对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以及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煎煮是中医临床对附子进行减毒存效的重要措施,煎煮使双酯型生物碱水解转化为单酯型和醇胺型生物碱,附子煎煮过程中其酯型生物碱发生溶出、水解、转化等复杂变化,可改变其毒、效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因此,煎煮时间与附子临床功效和毒副作用密切相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以下四个部分研究:(1)附子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根据双酯型和单酯型生物碱化学结构的共同特征是含有苯甲酰酯基,碱水解后生成苯甲酸,对附片的氨-乙醚提取物水解,测定苯甲酸的含量,乘以系数5.287 7(乌头碱与苯甲酸的分子量之比),以乌头碱计折合为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可为附子等乌头类药材中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2)附子指纹图谱研究及6种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建立白附片、黑附片等附子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上述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以建立一种多成分、多指标能准确反映附子内在质量的控制方法,为附子炮制和附片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3)附子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总无机盐测定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附片中镁、钙等离子的含量,以镁离子计,折合为氯化镁作为总无机盐的含量,同时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间接控制附片中胆巴残留量或其它人为加入的增重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为附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4)附子煎煮过程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本文以生附子和白附片为研究对象,结合酯型生物碱对照品水解,研究探明附子煎煮过程中酯型生物碱成分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