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后,货币错配已经成为他们所普遍存在的现象,货币错配的不断积累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而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和金融安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我国同样也面临着货币错配问题的困扰,直到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率渐趋灵活后,我国的货币错配风险才迅速显性化,从潜在变为现实。然而,无论是关于货币错配理论的研究还是对货币错配的监测以及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国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国家层面的货币错配存量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货币错配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原罪论,超越原罪论,债务不耐论,浮动恐惧论,高储蓄两难论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本文的启示。其次,从基于负债美元化,资产美元化和资产和负债计值币种不一致三个不同角度介绍了货币错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由于一个经济体的收支活动使用了不同的货币计值,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不同,导致其净值或净收入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汇率大幅度变动时就会出现所谓的货币错配现象。接着从外部和内部分析了货币错配的形成原因,以及货币错配的衡量方法,并在AECM指数基础上,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采用修正的AECM指数,对1986-2007年间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进行实际测算,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以净外币资产为特征的货币错配问题,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加剧了未来我国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然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了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通过实证考察了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会使货币供应量隐性增加,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对经济产出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时滞性,但是当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抑制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货币供应量隐性的增加最终还会放大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认为在实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时,应当考虑到货币错配因素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