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无形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和保护的特殊性大多数正面临着生存的挑战,这在受到外来经济文化冲击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明显,活着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正是有了它们千百年的世代传承,才构成当今中华民族色彩纷呈、博大精深的文化。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一旦失去传承主体,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踪影。
档案工作的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不可忽略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档案工作具有的服务性、文化性等性质决定的。档案工作针对的主体“档案”是长久以来社会记忆的物质承载体,档案工作可以被称为为人类社会记忆的守护神,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的特点,档案工作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的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内外受到许多研究领域的关注,本文以档案工作参与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为题,旨在通过我的研究为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能够做出一些新的探索。文章从档案工作参与的角度研究如何借鉴档案工作的方法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论述了档案工作参与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面临的契机和挑战,提出一些战略构想和具体措施。档案是固态的社会记忆,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社会记忆,档案工作的参与一方面可以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利于其保护保存,一方面也利用了档案本身的特质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追溯,让档案这个人类记忆的守护神赋予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文化尊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