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水华所带来的藻毒素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水体生态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安全。因此,控制水体内藻毒素浓度,寻求有效的降解方法势在必行。藻毒素降解菌具有经济、安全、特异、特效、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等特点,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筛选高效、专一的藻毒素降解菌已经成为了藻毒素治理的主要方向。本文以藻毒素为唯一碳源,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两株高效藻毒素降解菌W2与W4,系统研究了两株菌株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去除特性,初步探讨了藻毒素降解机理,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两株细菌进行了鉴定。藻毒素降解菌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特性研究表明:藻毒素降解菌对MC-LR的去除率随着菌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MC-LR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两株降解菌在pH8.1时降解效果最佳,这也是第一次有报道在碱度较高环境下对MC-LR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两株降解菌对MC-LR的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0-35℃时去除率最高。外部碳源的存在会抑制藻毒素降解菌对藻毒素的降解效果,一方面会使得降解菌先利用外部碳源维持生长,从而延迟降解菌对MC-LR的降解,另一方面,细菌由于错过了细菌快速生长期时对MC-LR的快速降解利用,使得最终对MC-LR的去除率降低。本文对两株细菌对MC-LR的降解机理做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两株降解细菌都不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对MC-LR进行降解,也不仅仅是将MC-LR吸附于体内,而是将MC-LR作为碳源利用维持其生长,通过代谢活动将其转化成其他物质。两株藻毒素降解菌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继而抑制铜绿微囊藻胞内藻毒素的产生。对两株细菌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测试,结果显示两株菌都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其中菌株W2与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 ATCC15467T)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9.8%,而菌株W4与圣雷利气单胞菌(A.sanarelliiA2-67T)的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9.8%。这也是国内外第一次报道此类藻毒素降解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