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就目标是关于成就活动的目的、成功意义和成功标准的整合的信念系统。成就目标不仅反映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和理由,同时也建构了评价失败与胜任的标准和原则。个体的目标定向不同,用以评价成败的标准就会不同。绩效是指为完成某种任务或者达到某个目标而执行的行为。影响绩效的人的因素主要是能力和动机,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都已经发现,成就目标动机中个体的成就目标定向对于个体的作业及绩效有着影响,成就目标定向对绩效有预测作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对成就目标定向与绩效等有关变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这些研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的研究认为两者显著相关,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二者之间并不相关;(2)研究忽略了成就目标定向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目标定向;(3)对绩效的预测和影响研究较少;(4)中介变量庞杂而不统一——有关变量设计成就动机、自我监控策略、认知加工过程、内外部动机、深浅层策略、认知策略、应对方式等等。 本研究探讨我国企业员工成就目标定向的因素结构以及其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完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以及对它的测量,本研究在对成就目标定向的测量中加入了社会目标定向维度;在对绩效的测量中加入周边绩效维度,使对绩效的预测更为完整。在此基础上,探讨成就目标定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就目标定向对绩效影响过程中起作用的中介变量。最后,本文根据有关研究,系统地探讨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研究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自我监控策略量表以及绩效评定量表,对262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27人,年龄从22到49,工作年限从0年到30年。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到结论如下: 1.成就目标在中国企业员工中存在三因素结构,由学习目标、成绩目标、社会目标构成。其中成绩目标定向由成绩证实和成绩逃避两个维度构成,社会目标定向由社会支持和社会责任两个维度构成。 2.成就目标定向存在学历、职位、工作单位性质的差异。高学历个体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高职位的个体社会责任和学习目标都比较高;国有企业员工和民营、外资企业员工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成绩目标差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成绩逃避比较高,国有企业的成绩证实是几种类型企业中最低的。 3.在我国,员工对于工作内容、绩效的认识与国外员工是有所差异的。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部分,其中周边绩效又可具体为工作奉献、人际关注。 4.企业员工的成就目标定向与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社会责任与任务绩效、工作奉献、总绩效各个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与人际关注正相关(p<0.05)。学习目标与工作奉献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成绩证实与总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人际关注正相关(p<0.05)。社会支持与总绩效正相关(p<0.05)。成绩逃避与工作奉献存在负相关关系。社会目标定向对于绩效的预测比较充分,随着企业员工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它将成为预测员工绩效的一个有效工具。 5.个体成就目标定向影响绩效的过程中,自我监控策略和成就动机是它们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成就目标定向通过自我监控策略和成就动机间接影响绩效;成就动机既可以直接影响绩效,也可以通过自我监控策略间接影响绩效;自我监控策略在对绩效影响的整个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鼓励个体进行学习目标定向和社会目标定向的选择,在选择任务时以挖掘自己的潜能、承担社会责任、获得社会支持为目的,而不仅仅是为获得对自己能力的良好评价。这种定向有利于个体的长远发展与个体能力提高。 2.提高对周边绩效的重视,培养员工工作奉献和人际促进能力。 3.提高企业员工的成就动机水平,加强他们运用自我监控策略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员工的绩效。 把以上的研究结论运用到企业实践当中时,可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针对组织中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对话,寻找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点,设置合理的目标,在完成实现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体的追求。 2.组织以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为依据,充分挖掘每个个体的潜力,给员工分配最合适的工作。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分配给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而对于一些事务性、操作性的工作,组织则可以交给成绩目标定向的个体来完成,对于一些特别强调沟通、协调能力的工作,社会目标定向的个体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3.组织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组织中成绩目标定向的员工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改变他们对能力和勤奋因素的不合理认识,强调通过自身努力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加强他们自我监控策略的运用能力,继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提高个体绩效。 4.在目标的考核中,管理者不仅仅要重视任务绩效的考核,还应注重于周边绩效的考核。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周边绩效也应该加以关注,培养工作热情和自己对于工作的奉献精神,改善和提高工作中人际促进能力。组织应鼓励并支持员工培养工作奉献和人际促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