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微纳光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微纳光学器件作为一类重要的现代检测器件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微纳光学器件不仅可以实现对光波的调控,还可用于开发传感器,在化学分析、生物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三种硅基微纳光学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与优化,并分析其光调控的原理和传感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实现近场增强和远场的单向性辐射,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硅基纳米天线的多极共振模式以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微纳光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微纳光学器件作为一类重要的现代检测器件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微纳光学器件不仅可以实现对光波的调控,还可用于开发传感器,在化学分析、生物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三种硅基微纳光学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与优化,并分析其光调控的原理和传感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实现近场增强和远场的单向性辐射,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硅基纳米天线的多极共振模式以及光波的散射特性,阐明硅基纳米天线多模的相互作用与远场散射方向性之间的联系。提出了硅基纳米柱阵列结构,通过改变电偶极子的发射方向实现了TD、MD、MQ的激发,发现多极分解散射谱中共振峰位受纳米柱内径、外径以及高度等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可支持多个共振模式的高介电硅空心纳米块结构纳米天线,通过纳米块几何尺寸的优化可以实现远场散射单向性并且远场的方向性高达44.6 d B。2.研究了基于倏逝波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通过设计基于二氧化硅材料的周期性光子晶体光纤(PCF)结构并涂覆等离子体材料使特征光波被吸收,利用特征光谱对介质参数的敏感性设计了三种基于SPR的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第一种是结构简单的大空气孔PCF-SPR传感器,该传感器在1.26~1.38的折射率测量范围内,最大波长灵敏度能够达到35000 nm/RIU,最大振幅灵敏度为1120.73 RIU-1,波长和振幅分辨率分别达到2.86×10-6 RIU和8.92×10-6 RIU。为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性能,采用十重Penrose光子准晶体(PQF)结构设计了偏芯准D型PQF-SPR折射率传感器,该结构有效增强了纤芯模与SPP模之间的耦合,提高了传感灵敏度,同时保持了光纤的机械强度。在1.40~1.44折射率范围内,最大波长灵敏度和平均波长灵敏度分别达到62000 nm/RIU和26500 nm/RIU。最后采用Cryptophane E作为甲烷敏感材料设计了甲烷SPR传感器,采用双面抛磨的六重光子准晶体结构来增强SPR效应,提高了传感器的性能。在甲烷浓度为0~3.5%范围内,该传感器的最大灵敏度达到8 nm/%,平均灵敏度为6.643 nm/%。3.研究了基于二氧化硅材料的倾斜光纤光栅(TFBG)的光谱特性,仿真分析了周期性结构参数光栅栅距、光栅长度、折射率调制深度和倾斜角度等对透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透射谱纤芯模谐振峰对外界环境温度和应变敏感,包层模谐振峰对环境折射率的变化敏感,利用TFBG可实现温度、应变和折射率等参数的测量。采用倾角为3.5°,长度为12 mm的TFBG实验测试了温度和折射率传感特性,并利用其对折射率的敏感性开展液位测量,分别测试了60%~80%的甘油溶液在不同液位下的透射光谱,建立了透射光谱的包络面积与液位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越高液位测量灵敏度越高,该方法可实现液位的准确测量。
其他文献
介绍赵瑞华教授以虚为本辨治产后病的经验。赵教授在产后病“多虚多瘀”病机的基础上,提出其病机为多虚兼瘀,认为虚是产后病的核心因素,瘀是继发于虚的衍生因素,治则治法以扶正培元、顾护脾胃为主,佐以治瘀,兼以祛邪,注重调畅情志,临床多以当归补血汤为基础方,临证灵活化裁,病证结合,合方应用,用药稳中求变,平中求奇,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背景: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肥胖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由于能量摄入过量使内脏脂肪组织发生炎性巨噬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对于脂肪组织纤维化的调节至关重要。目的:总结炎症相关信号参与调控脂肪组织纤维化的相关分子机制,通过抗炎途径为治疗脂肪组织纤维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炎症、炎症因子、炎症信号、脂肪纤维化、脂肪组织纤维化”;英文检索词为“i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早期活动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现状调查:查阅文献,咨询专家编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知信行现状调查”的条目池,经2轮德尔菲函询法修订问卷,再经预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最终确定问卷。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对江苏省内
重金属铅等污染物以泥沙颗粒为载体迁移转化,颗粒态铅为河流输送铅的主要形态。为估算随泥沙颗粒迁移的重金属铅的质量分数,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重金属铅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重金属铅的富集系数为:黏粒(2.03)>粉粒(1.85)>细砂(0.83)>粗砂(0.51)。细粒级沉积物对重金属铅的富集作用比较强,黏粒和粉粒的铅富集系数分别是粗砂的3.98和3.63倍,富集水
情境、活动与任务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有力助手。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要求“真”,如导入情境要贴近学生真实生活,问题情境要促进学生真实思考,故事情境要激活学生真实体验;活动要求“实”,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读前、读中、读后扎实推进;任务要求“动”,用“小任务”驱动单课时教学,用“大任务”联动单元整体教学,用“长任务”推动综合性学习。
研究了偶联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Y4741/pYX212-TYR催化L-多巴(L-Dopa)合成多巴色素(DC)的生物氧化步骤和DC还原合成5,6-二羟基吲哚(DHI)化学步骤,实现了DHI的生物-化学合成.通过优化生物氧化步骤的反应条件及供氧策略等因素,使L-Dopa的转化率提升至94.75%;通过优化化学还原步骤反应条件及化学助剂,使DHI的产率提高到90.03%
目的:探讨杜仲提取物通过HPG轴对APP/PS1小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抗脑衰胶囊组、杜仲提取物组,以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行为学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小鼠下丘脑中ERβ、ERα、FSHR、LHR的表达;ELISA检测下丘脑中β-EP、GnRH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下丘脑中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