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以来,围绕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主体与核心——学校教育的变革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变革的顺利与否关乎整个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成败。怎样变革课堂教学、相应的变革效果如何等问题得到了教育界的重点关注。从这一现实需求出发,本研究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后发现,当前有关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大多止步于理论探讨,尽管有部分实证研究,但在证据支持方面还有很大扩充的空间,其中从多角度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变革效果展开实证分析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对徐州市“学讲计划”的主张、实践及已有成果进行了介绍,认为“学讲计划”正是一场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课堂教学变革的初步探索。接着就“学讲计划”的实施效果展开相应的实证分析,分析素材来源于徐州市“学讲计划”实施效果问卷调查及“学讲课堂”教学实录,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内容分析、滞后行为序列分析等,试图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尽可能客观全面地描述“学讲计划”下的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学讲计划”对课堂教学的变革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教师与学生的改变,对于课堂教学其余五个要素(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同样产生了影响。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重新审视了行政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就我国国情而言,教育行政力量在课堂教学变革中的地位是难以替代的,“学讲计划”在全市各区县均取得一定进展正说明了行政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合理性、可行性及高效性。当然,这期间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将他们无缝衔接起来,而介于两者之间的评价检测机制及配套的信息化建设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既要从文件中准确地解读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质,又必须以评价考核标准为主要载体向一线教师及家长传达课堂教学变革的精神。如果这一中间环节得到通畅,那么行政推动教育变革的运动将更为顺利。本文的另一个结论则是提出了对课堂教学变革的再思考:阻碍课堂教学变革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二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三是对课堂组织形式的曲解,据此提出改进课堂教学变革的策略:一是要肯定行政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举措,并予以支持和理解;二是正确看待高考与课堂教学变革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