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自魏晋时期起即集结道书,历代都有增修,明英宗正统年间终完成《正统道藏》,合5305卷,明神宗万历年间再完成编修《万历续道藏》合180卷,《正统道藏》及《续道藏》合称《道藏》,共收道书1476种,合5485卷。《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集,收明代以前大部份的道书,而中也包括被视为道书的许多中医经典。古代医、巫不分,自《黄帝内经》后医、巫分家,道教源于古代的神仙方术,追求长生不老,形体不朽,故其宗教理论与医学理论关系密切,医、道同源同旨,互相影响。道教与《内经》同样形成于黄老道家思想盛行的汉代,其哲学基础基本一致,自战国中后期黄老道家渐形成元气论,至汉代元气论发展成熟,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元素,万物源于道,道即是气,气分阴阳,阴阳二气交感而化生万物,万物生于气而且通天下一气。道教的生命哲学以元气论为基础,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形、气、神的三重结构,「形」为构成生命的形体,「神」为形体所呈现的精神,两者的中间态则为「气」,气实在存在但既非精神,亦非物质,气为生命的动力,既可转化为形,也可转化为神,故道教追求长生就以养气为本,生命在于神居形内,气足则神长居形内,也可提升神的质量,道教长生理论的核心就是「养气、尊神、重精」,精为形的最精微物质,所以道教医学分别针对形、气、神的三个层次提出不同的治病养生方法,其中又以气为主。在长期修炼中道教形成对人体生理的独特认识,而形成既吸纳《内经》的脏象理论,又有修道者独特体会的内景理论。《道藏》藏有以《黄庭经》为核心的一系列相关道书,本文尝试以《黄庭经》系列的道书为核心,旁涉《道藏》其它经典,重新构建道教的内景理论,发现道教内景理论既与《内经》的脏象理论一致,同时又有《内经》所无或没有详细阐述的内容。其中包括:1.以五脏为中心,以三丹田为轴的身神系统《黄庭经》认为人体的脏腑官窍都有神明居住,神明离开人就死亡,道教重视辟毂炼气,故不重视消化道的作用,而把大部份腑的功能并入相应的五脏中,其脏腑理论独论五脏和胆腑,并以身神来代替脏象,其对五脏和胆腑的身神描述基本与《内经》的脏象一致,可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因为辟毂就不重视消化道,所以《黄庭经》所论三焦就与传统中医学不同。但《黄庭经》及其它道教经典并不单纯以五脏为中心,道教以为人体有三个能量中心,分别为上、中、下三丹田,丹田并无相应的脏器,而是虚拟的能量中心。2.以脑为神明之主,以心统率五脏《黄庭经》内景理论以脑神为尊,脑神泥丸为百神之王,脑神直接主宰发、眼、鼻、耳、舌、齿等头面诸神,头面诸神的描述就包含了人体的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四种感官功能,以及呼吸功能和咽津功能,《黄庭经》将各种感官功能意象化为各种神灵,然后说明他们都受脑神泥丸统摄,实际反映各种感官都以大脑中枢神经为主导的生理内涵。《黄庭经》及其它道书并详细描述大脑分为九个官殿,并且以脑神为百神之王来说明大脑统摄全身各种生理功能。而在强调「脑主神明」的同时,《黄庭经》也以心为五脏主宰,心是具体执行统率五脏生理机能的,所以脑神地位尊贵,为百神之主,而心神主宰五脏运作,故脑神静而心神动,脑神无为而心神有为,脑神以心神为用。《黄庭经》心脑学说在明代以后才开始引起医家的注意而提出「脑主神明」学说。3.以丹田为没有具体脏器的能量中心道教以元气为生命本源,形与神都是元气所化生,而丹田田就是元气积聚之所,丹田又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为脑神所居,为藏神之府,中丹田在心中,为藏气之府,下丹田在脐下,为藏精之府,上丹田主精神面貌,中丹田主气血充盈,下丹田主脏腑盛衰,人要养生延寿就要使三丹田田气机通畅,道教的修炼就是要使丹田的气充盈。4.以命门為神氟出入之门《黄庭经》也多次提到命门,但位置不一,并非一个特定的脏腑或官窍,而是指元气出入之门,元气为生命之本,所以说是命门,不同的脏腑都可以有有它自己的命门。而《黄庭经》中出现的命门的位置比较多的是鼻与脐,所以脐为先天精气之命门、生命之门户,而鼻则为后天之气的命门。下丹田为藏精之所,故脐为下丹田之命门。这与《难经》所说不同,以脐为命门的下丹田的作用弱化了肾的功能,下月田藏精气的功能对养生长寿至关重要。藏精之所在下丹田,但纳气之门在于命门,故此命门与道教修炼息息相关。明清医家受道经影响而倡命门学说,实际上他们所指的命门即道书上说的下丹田。命门学说在指导临床上有很实际的意义。5.以五脏为中心形成辨证和养生系统后世对《黄庭经》的注释和演绎甚多,其中唐代女道医胡愔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则将《黄庭经》的内景理论进一步和医学结合,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胡愔以《内经》的脏象为基础,再加上道经对脏腑内景的认识,提出疾病的脏腑辨证法,并具体说明各个脏腑病变的特征,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以药物、导引、服气、吐纳、咽津、禁忌、食疗等方法分别对治,综合调理,针对人的形、气、神三个层次分别调理,通过强化五脏而连到养生延寿。6.以意行气,聚气养生道教认为形神相依、形须神立,元气充盈则心安神定,神由气所化生生,心为神之用,而心能御气,使元气积聚,心意专注之处,气就会聚拢,元气充盈,神就安定,所以神气相依相使。所以道教医学强调对气的驾驭,通过以意行气使气积蓄丹田,丹田元气充盈不但可以调动来为自身治病,也可通过布气为别人治病。宋代以后在内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内丹学,强调三丹田的作用,并发展出以任、督二脉为元气的主要信道,利用呼吸和意守导引气在任、督二脉上周流运行,以连到结内丹于丹田的目的。近代火神派的思想就是道教医学重阳气的具体表现。中医与道教有共同的源头,也都受同一种哲学思想所影响,元气论和阴阳五行是两者共同的基础,道教基于其宗教追求的特殊性,又与医药密不可分,医、道在养生延寿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医与道互相影响,历代道医人材辈出,对中医的发展影响深远。《道藏》藏有大部份明代以前的道经,是研究道教医学最好的切入点,从《道藏》所藏与《黄庭经》相关道经我们可整理出一套人体生理的内景理论,其内容丰富,既与《内经》的脏象一致,又有很多超出《内经》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使中医基础理论更为完备,也可为临床治病开拓更多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