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时间副词“在”“正”“正在”为研究对象,基于各90万字的本族语语料和韩国学生中介语语料,通过定量分析,研究韩国留学生的习得情况。首先,基于90万字的本族语语料,对“在”“正”“正在”本体规则进行梳理。在三者与动词的搭配方面,三者作为近义时间副词,与活动动词、终结动词的组合频率较高,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在三者与状态动词和瞬间动词的组合上,三者存在一定差异。“在”“正”“正在”三者与具有[-动态性]的状态动词、瞬间动词的共现频率为:在<正在<正;而三者与具有[+动态性]的活动动词的共现频率为:在>正在>正。因此我们认为,三个时间副词的动态性强弱程度为:在>正在>正。在三者之间的替换方面,我们通过梳理前人的定性分析,基于定量研究,考察三者之间的异同情况。“在”可以被“正”“正在”替换的比例最低,为28.9%,进一步证明“在”表时段义,与其他二者的差别较大。“正”大多只能与“正在”替换,不存在“正”只能与“在”替换的情况,则进一步说明“正”与“正在”语义较近,与“在”语义距离较远。“正在”可以被其他二者替换的频率最高,为77.8%,说明“正在”兼具“在”与“正”的语法意义。其次,基于90万字的韩国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初、中、高各30万字),我们考察了不同阶段韩国留学生对于三者的习得情况。正确用例方面,在三者与动词的搭配上,学习者使用最多的是活动动词,其次是状态动词。相较而言,学习者对终结动词、瞬间动词的使用频率较低。在三者的替换情况使用上,学习者的输出大多集中于三者的可替换情况,对于三者不可替换的情况使用较少,说明他们没有较好地掌握“在”“正”“正在”三者之间的差别,对于三者的细微差异还有待巩固加强。偏误用例方面,学习者的偏误集中于进行义与完成义语义冲突造成的冗余、三者之间的误代、与相关动词搭配造成的误代、与相关动词搭配造成的遗漏等方面。最后,将本族语语料中三者的输出情况与韩国留学生中介语语料中三者的输出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本族语者的使用频率为:在>正>正在,韩国留学生的使用频率为:在>正在>正。进而分析汉语本族语者与韩国留学生在使用倾向性的异同。此外,考察教学大纲和三本代表性汉语教材中对三者的相关语言点设置与安排,并根据习得情况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区分三者差异性用法;汉韩对比,明确差异;综合练习,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