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生淋巴管的发生分布特点,探讨新生淋巴管在结肠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新生淋巴管作为结肠癌临床早期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按入组标准选取首次就诊未进行任何治疗的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几个主要阶段的结肠单部位组织蜡块。正常结肠组织28例,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3例,结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3例,结肠癌42例。采用D2-4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新生淋巴管的组织学特点及分布特点,统计新生淋巴管数量,结合随访资料分析新生淋巴管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结肠癌发生发展阶段新生淋巴管的组织形态学特征1.1光镜下正常结肠壁淋巴管特点:D2-40标记的棕黄色淋巴管内皮细胞围成的淋巴管主要分布在黏膜肌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下层,薄壁、腔大、不规则。在黏膜固有层的腺体间未见明显淋巴管。1.2光镜下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淋巴管形态学特征:黏膜固有层的腺体间可见大量D2-40标记的棕黄色淋巴管内皮细胞,大部份呈条索状排列,可见部分小管腔切面,互相吻合成网状,由1-2个淋巴管内皮组成,其余结肠组织层次的淋巴管分布符合正常结肠组织淋巴管分布特点。1.3光镜下结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淋巴管形态学特征:黏膜固有层的腺体间可见密集D2-40标记的棕黄色淋巴管内皮细胞,大部份呈条索状排列,可见部分小管腔切面,互相吻合成网状,由1-2个淋巴管内皮组成,其余结肠组织层次的淋巴管分布符合正常结肠组织淋巴管分布特点。1.4光镜下结肠癌淋巴管形态学特征:黏膜层癌巢间可见较多清晰D2-40标记的棕黄色淋巴管内皮细胞,大部份呈条索状排列,可见部分小管腔切面,互相吻合成网状。黏膜层内的癌巢与周围组织交界处可见D2-40标记的棕黄色淋巴管内皮细胞,数量比中间癌巢之间多,大部份呈条索状排列,可见部分小管腔切面,互相吻合成网状,由1-2个淋巴管内皮组成。距离癌巢>5mm的结肠组织的淋巴管分布符合正常结肠组织淋巴管分布特点。2.新生淋巴管数量与结肠癌的关系2.1正常结肠壁、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癌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数量比较:正常结肠壁、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高级别上皮内瘤、结肠癌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数量(单位:个/HP)分别为7.93±2.36、33.14±11.96、65.40±23.13及42.20±17.20。组间样本均数比较,P<0.05。2.2结肠癌的中间癌巢间、癌交界处、癌旁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数量比较:结肠癌的中间癌巢间、癌交界处、癌旁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数量(单位:个/HP)分别为37.59±17.20、46.82±17.20及7.20±2.32。组间样本均数比较,P<0.05。2.3结肠癌死亡组、转移组、复发组、存活组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数量比较:结肠癌死亡组、转移组、复发组、存活组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数量(单位:个/HP)分别为56.07±18.68、44.28±15.55、27.56±5.45及31.54±2.08。死亡组与转移组、复发组和存活组样本均数比较,P<0.05;复发组与存活组样本均数比较,P=0.568>0.05。结论: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生淋巴管数量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结肠癌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结肠组织中呈递减趋势。2.在腺瘤癌变阶段淋巴管新生数量增多,提示新生的毛细淋巴管可作为腺瘤恶变的早期预测指标。3.结肠癌新生淋巴管数量与结肠癌的转移及预后有关,新生淋巴管数量越多,结肠癌发生转移及死亡的风险越高,新生淋巴管数量可作为评估结肠癌预后的一个病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