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的组织培养与褐变研究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d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常绿果树。近年来,随着龙眼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其良种繁育变得尤为重要,组织培养技术则为其提供了有效手段。而在培养过程中常会出现表面污染和外植体褐变现象,阻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能否有效克服表面污染和褐变便成了龙眼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文以龙眼成年树茎段和实生苗为主要试材,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和随机区组等试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龙眼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褐变现象,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和有效抑制褐变的方法,研究结果如下: 1、对成年树茎段外植体进行表面灭菌,最佳的灭菌方式为:8%NaClO20min+70%酒精1min+0.15%HgCl210min(加1-2滴吐温-80); 2、对外植体进行抗生素浸泡处理比向母树喷施抗生素的灭菌效果好,其中以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效果最好,用500mg·L-1的青霉素和6g·L-1的PVP溶液对外植体进行20min的振荡处理,可有效降低污染率和褐变率; 3、中等木质化程度的茎段离体培养污染率较低,且最易产生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NAA(0.26~0.27mg·L-1)+BA(2.89~2.96mg·L-1)+KT(1.53~1.57mg·L-1); 4、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生长激素对外植体褐变的抑制效果不同,当BA的浓度为1.92~1.93mg·L-1、KT的浓度为0.88~0.90mg·L-1、NAA的浓度为0.05~0.06mg·L-1时,抑制效果最好,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为19℃,初期暗培养; 5、对接种后的外植体进行多次移位是抑制其褐变的有效手段,首次移位时间和最佳转瓶周期为2h; 6、褐变抑制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大,以培养基中添加1.5g·L-1的PVP或1g·L-1的AC效果最好,对于成年树茎段的离体培养,添加2g·L-1的PVP对褐变的抑制效果最好; 7、对于实生苗愈伤组织的诱导,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NAA(0.38~0.4mg·L-1)+BA(4.73~4.77mg·L-1)+KT(2.37~2.39mg·L-1),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1mg·L-1+NAA0.5mg·L-1+AC0.5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1+IBA2mg·L-1; 8、TDZ对于实生苗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显著,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TDZ0.05mg·L-1+AC0.1g·L-1。
其他文献
BnCYP704B1基因是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型S45AB的育性恢复基因。研究表明,该基因显著表达于花药发育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结构,编码中长链脂肪酸羟化酶,参与绒毡层形成和PCD
本论文以以扦插密度、施K肥水平、搭架高度处理和薯蔓主蔓剪顶节间数处理为四个处理因素,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在不同的处理方式等条件下甘薯田间生长变化的规律,并探讨了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农艺栽培措施对植株生长势的影响作用不一致,其中密度处理对植株的生长势和结薯性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随着密度的增大,植株的总蔓长增长较快;茎蔓分枝
水稻收获前遇到阴雨易发生穗发芽,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不同干燥方式和不同收获期对稻米品质也有重要影响。本试验以351A/制选、安育早1号、竹青、安选6号、日本粳稻和晚粳212为材料,研究穗发芽、干燥方式、收获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穗发芽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随着稻谷发芽深度的加深,稻米品质逐渐降低。随着稻谷发芽深度加深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逐渐降低,其中整精米率下降幅度最大,垩白粒
提高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对小麦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为了研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其生理特性,以豫农202、中国春、豫麦18、矮抗58、豫农201、豫麦21、郑麦9023、周麦16、豫农949、豫麦49等10种不同基因型的小麦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为了研究小麦成熟胚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