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处理低温低浊黄河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城市水源70%以上为地表水,每年有长达5~6个月的冰峰期,水质长时间处于低温低浊状态。江河水温在0~1℃,水库水温2~4℃;浊度一般在10NTU以下,给饮用水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满足安全饮用水供应的需要。因此,供水行业迫切需要针对低温低浊期先进、高效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作为天津市冬季水源的黄河水质具有季节性变化明显、污染指标突发性超标和低温低浊特征指标超标的特点,在北方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针对天津市饮用水源的特征,采用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作为深度处理技术,以提高对微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保障低温低浊时期的出水水质。本文研究以黄河水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低温条件下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去除特征污染物氨氮和控制低浊水的情况,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运行效果,低温下人工强化生物除污机理和中试装置的运行特征等。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是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优势菌的生物降解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工艺。其主要优点是生物强化采用的优势菌形成的生物膜比自然形成的生物膜对有机物有着更好的降解能力,另外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能够快速启动,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对低温低浊时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高达47.1%,当投加氨氮含量在0.5~1.8mg/L时,对氨氮的去除率在30%~40%之间;另外,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对低浊水的浊度控制效果显著,出水浊度平均值0.165NTU,且出水浊度稳定,可以控制在0.2NTU以下。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在低温低浊期对微量有机物去除效果显著。在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情况下,对TOC去平均去除率31.54%,出水TOC平均值控制在2.5mg/L左右。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60.62%和38.67%。活性炭生物强化工艺对水中BDOC和A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6%和65.3%。且出水低于我国饮用水BDOC和AOC的控制建议值(分别为0.5mg/L和200μg/L)。另外对THMFP的去除率为21.62%,有效地控制了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尤其是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我国煤矿开采已经普遍进入“三下”(即建筑物(或构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开采阶段,矿山开采范围的
震害调查资料和理论分析都表明,场地的土层条件对地震动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场地土层地震动特性分析,在场地效应研究和结构抗震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层的地震动特性研
在岩土工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岩土工程动力学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要涉及到岩体中的波传播问题。而其中最复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波在裂隙处的传播问题。本文研究的重要意
近几年来,工程界关于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新出现的多塔楼大底盘整体地下结构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在给水处理中,絮凝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处理如沉淀、过滤等工艺单元的处理效果。关于絮凝的理论基础在国外研究得比较多。但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大都是将水中的胶体颗粒抽象
结构设计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如材料、尺寸、荷载和其它变数。可靠性设计是处理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稳健设计是面向质量的提高结构性能稳健性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稳健性的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是当今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结构损伤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基础和核心,而振动模态分析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该文对基于径向基
轻钢门式刚架结构体系是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在国外逐渐发展并广泛应用的新概念结构体系,近年来逐渐引入我国并得到迅猛发展,此种结构体系因具有轻质高强,受力合理,施工高效等诸
防水煤柱可视为上覆岩层载荷和一侧水压力作用下的地下结构物。由于煤岩体一种可变形多孔介质,在防水煤柱存在大量的导水裂隙和孔隙,矿井水能沿着这些渗入到煤柱内部一定深度。
  本文借助于基于薄层法位移基本解答的半解析边界元法,首次对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均质地基、层状地基、竖向非均匀地基)下,波阻板和空沟隔振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基本的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