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最新发布: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的人数457万人,占全球新发癌症人数的比例为23.7%,高居全球第一。2020中国乳腺癌患者急剧增加,高达42万例,死亡人数更是高达12万例,乳腺癌已对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有紫杉醇类、蒽环类、环磷酰胺、铂类(奥沙利铂)等。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是一种细胞毒类药品,由日本研发,1987年进入I期临床试验,2001年3月在中国上市,大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表明,伊立替康对多种肿瘤有效,尤其在结肠癌、胰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上有良好的疗效。2015年10月22日美国FDA批准的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是一种长循环脂质体制剂,用于治疗胰腺癌。而伊立替康注射液作为二线药物已经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癌症,近年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但临床上发病率最高,治疗效果最差,致死率最高的三阴性乳腺癌可选的治疗药物并不多。而以脂质体为运载系统的伊立替康药物治疗乳腺癌是否有效未见报道。基于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系统的经验,可以提高脂质体在循系统中的稳定性,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药物脂质体主要通过改变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来提高各种药物的治疗指标。由于伊立替康脂质体在动物以及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非常复杂,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来确定更精准的检测方法。本课题建立伊立替康脂质体在血浆中的含量检测方法,研究伊立替康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血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探索伊立替康脂质体在乳腺癌治疗方面的应用,扩大伊立替康脂质体新的适应症范围。本文采用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伊立替康含量,尾静脉注射给予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给药剂量分别为5,10,20 mg·kg-1。采用DAS3.0软件,按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块非房室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析。将MMTV-Wnt1乳腺肿瘤接种到裸鼠右前肢皮下,建立裸鼠乳腺肿瘤移植瘤模型,待肿瘤体积长到满足试验要求后,将裸鼠按肿瘤体积随机分成5个组,即伊立替康脂质体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伊立替康注射液阳性对照组,以及阴性对照组,每2天给药一次,体重和肿瘤体积每3天监测一次,以相对肿瘤体积的变化、相对肿瘤增殖率T/C(%)及肿瘤抑制生长率IR(%)为评价指标。伊立替康血浆对照品溶液在0.20~100.02μg·m 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与伊立替康注射液相比,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的血浆达峰浓度Cmax显著提高(82倍),平均滞留时间MRT(0-t)显著延长(14.6倍),半衰期t1/2显著延长(6.5倍),总伊立替康血浆暴露量极大提高(748.5倍),且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伊立替康脂质体三个剂量组(20、10、5 mg·kg-1)及伊立替康注射液第二十一天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169 mm~3、155 mm~3、170 mm~3、273 mm~3,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对肿瘤增值率T/C分别为14.09%、11.83%、14.94%、21.33%(T/C<40%);瘤重抑制率IR分别为92.522%、92.781%、89.244%、79.413%(P<0.05)。伊立替康脂质体和伊立替康注射液相比,伊立替康脂质体的药动学有显著改善,可达到增强药效的目的。伊立替康脂质体和伊立替康注射液相比,抑制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明显,表明伊立替康脂质体在抗乳腺癌治疗方面具有极佳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