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expressed and secreted, RANTES)及其受体CCR5在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ANTES及CCR5与移植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为心脏移植术后的针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抗排斥反应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健康近交系Wistar大鼠为供体,Sprague-Dawley大鼠为受体。采用“套管连接血管技术”建立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A组15只SD大鼠,B组20只SD大鼠,C组25只SD大鼠。A组:急性排斥反应组,为Wistar至SD大鼠的移植,供、受体术前不作预处理,直接行心脏移植手术;B组: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 CsA)组,Wistar至SD大鼠的移植,供、受体术前未做任何预处理,心脏移植术后当日开始腹腔内注入CsA10mg/kg,每2天1次,共8-10次;C组:供者脾细胞和环磷酰胺联合预处理组,采用Wistar大鼠的脾细胞5-10×10^7个预处理SD大鼠,第2天自SD大鼠的尾静脉内注入环磷酰胺50~80mg/kg,第14天行颈部心脏移植术。二、病理形态学及相关因子的免疫组化测定除每组各留5只用于生存时间观察外,分别于术后第4、7、24、56天每组各取移植心脏5例,制备成组织切片,分别用H-E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组织排斥反应病理改变程度,Van Gieson染色观察移植心脏血管病变(CAV)的血管狭窄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NTES和CCR5在各组移植心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一、急性排斥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7.3±2.3)d;CsA组移植心脏的平均存活时间为(32.6±5.4)d;供者脾细胞和环磷酰胺联合预处理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为(209.7±42.8)d。各组间移植心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RANTES主要表达于移植心脏血管壁内膜及中膜,内皮细胞及中层平滑肌细胞周围,心肌细胞及间质组织中,单个核侵润细胞周围;CCR5主要表达于移植心脏血管及移植心脏组织间质中的单个核浸润细胞表面。三、术后各时间点移植心脏组织中均可检测到RANTES和CCR5的表达。术后第4、7天,A组表达较强,B、C组的表达明显弱于A组(P<0.05);术后第24天,A组移植心脏已丧失,B组的表达明显强于C组,并且B组的表达强于A组在第4、7天的表达(P<0.05);术后第56天,A、B组移植心脏已丧失,C组于第56天的表达强于其于第24天的表达(P<0.05)。结论一、移植心脏组织中RANTES及CCR5的表达水平与急性及慢性移植排斥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在慢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较急性排斥反应中更强烈。二、通过监测RANTES和CCR5的表达水平可预测移植心脏的免疫排斥反应状态;通过阻断两者的结合可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心脏血管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