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疼痛共情在人类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指个体看到或者想象他人受到疼痛刺激时,个体对他人疼痛信息的感知、解码并做出情感反应的行为。疼痛共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依恋类型乃其中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根据依恋理论,安全型依恋个体和回避型依恋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不同,调用不同的依恋策略应对外界线索,例如回避型个体对他人的防御性排斥。那么,回避型依恋个体在看到他人受痛时,是否不会产生共情而是表现出回避行为?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疼痛共情在人类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指个体看到或者想象他人受到疼痛刺激时,个体对他人疼痛信息的感知、解码并做出情感反应的行为。疼痛共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依恋类型乃其中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根据依恋理论,安全型依恋个体和回避型依恋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不同,调用不同的依恋策略应对外界线索,例如回避型个体对他人的防御性排斥。那么,回避型依恋个体在看到他人受痛时,是否不会产生共情而是表现出回避行为?催产素在大量研究中被命名为“爱的激素”,已有研究证明催产素能够调节个体的情感表征过程,弱化个体自我中心倾向,加强与他人联结。催产素是否会弱化回避型依恋个体的防御性排斥特征,增加其疼痛共情行为?目前,尚未有研究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实证探索。本研究首先对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他人疼痛情境的共情行为差异进行探究,其次探究了催产素如何增加回避型依恋个体的疼痛共情并对涉及到的相关脑机制做出阐释。研究一采用2(依恋类型: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2(任务类型:疼痛、非疼痛)混合实验设计,沿用以往疼痛共情图片范式,通过发放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筛选出44名大学生(回避型依恋个体和安全型依恋个体各22名)进行脑电实验,主要任务是电脑上完成疼痛任务和非疼痛任务,收集被试反应时、疼痛强度评分和自我难受程度评分三项行为数据及N1、N2和P3脑电成分,探究回避型依恋个体疼痛共情的特征和脑机制。在研究一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二采用2(组别:催产素组、安慰剂组)*2(任务类型:疼痛、非疼痛)混合实验设计,招募44名回避型依恋大学生(催产素组和安慰剂组各22名),仍然采用行为测量和ERP技术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催产素对回避型依恋个体疼痛共情的作用及其脑机制。结论主要如下:1.依恋类型影响被试对他人疼痛的共情行为。安全型依恋个体对受痛者产生共情,回避型依恋个体对受痛者并未产生共情,而是表现出回避行为:行为数据上,回避型依恋个体疼痛任务的反应时比安全型依恋个体更长,对他人疼痛强度的评分回避型依恋个体比安全型更低,自我难受程度评分回避型也低于安全型依恋个体。脑电数据上,回避型个体诱发的N1成分峰值比安全型个体更低,N2成分峰值回避型个体也低于安全型个体。依恋理论认为,回避型依恋个体偏向于调用去激活策略,即认为他人是不可靠近的、有危险的,表现出回避反应和表达抑制。行为和脑电结果验证了这一点。回避型依恋个体将外界疼痛信息知觉为一种对自身不利的潜在威胁,采用去激活的内部加工模式,对他人疼痛产生回避行为。2.催产素能够一定程度地调节回避型依恋个体的去激活策略,增加回避型依恋个体的共情行为:行为数据上,催产素组回避型个体反应时短于安慰剂组回避型个体,对他人疼痛程度的评分催产素组回避型个体高于安慰剂组,自我难受程度评分催产素组回避型个体也高于安慰剂组。脑电数据上,催产素组回避型个体诱发的N1峰值比安慰剂组回避型个体更负向。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催产素具有增加个体对别人的信任感,促进亲社会行为等作用,回避型依恋个体在接受鼻喷催产素之后,去激活策略被调节,不再将疼痛信息看作负面消极刺激给予回避,而是转为知觉他人是值得信赖的,产生对他人疼痛情境的情绪共享,进而表现出共情和关心。
其他文献
友谊嫉妒指当个人在感觉到自身和朋友之间的关系遭到第三者威胁时,产生的愤慨、忧郁、不安等一些消极情绪,并对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人际交往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安全依恋人群对人际关系的变化敏感,对威胁信息警觉,当友谊关系中出现第三者威胁出现时,更容易产生友谊嫉妒情绪,而其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具有不适应性,情绪调节能力较弱,更容易沉浸在负性情绪当中。但目前较少有研究探索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安全依恋人群友谊嫉妒情绪的调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不断进行着文化交流,使得文化混搭现象随处可见,而文化混搭产品就是不同文化相互接触、互动、混搭的最好证明。面对涌现出的文化混搭产品,不同个体也有不同反应。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如果个体所认同的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威胁时,会对该外来文化群体产生消极的群际态度,形成一种较低的心理融合,进而对包含该外来文化符号的文化混搭产品做出消极评价。经验开放性作为衡量个体是否具有乐于接受新事物、
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其所喜爱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心理学上称之为“次级情感依赖”。个体在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早期的这个发展阶段时,情感上对父母的依恋会削弱转而会去寻求与那种和自身在社会关系上非常遥远却在心理上感到亲密的对象建立联系,偶像崇拜就随之产生了。心理学家们普遍倾向于从发展的角度解释偶像崇拜行为,认为这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会随着心理发展的成熟而衰退。不过也会有部分青少年产生了认知偏差,盲
性别偏见是推进两性平等的重要指标,也是偏见研究领域中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性别偏见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近年来研究女性态度有了新的角度,即从善意和恶意性别偏见两维度来认识,这就是矛盾性别偏见。同大多数偏见研究一样,矛盾性别偏见也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权力感作为一种在日常交往中发展而来的认知变量,既可以被视为稳定的特质,也会受到情境的影响。由此,本文将从人与环境匹配的角度,来探讨权力感特质和状态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作为一项宪法和法律授予的监督职权,在实践中发挥着完善立法的功能,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统筹立法决策权和监督权的主要手段。本文借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分析执法检查完善立法的功能在近十二年的发展状况。执法检查发挥完善立法的功能,首先是评估立法决策,即运用各种执法检查方式发现立法问题,形成完善建议,其次是影响立法决策,即完善立法的建议对随后的立法工作产生具体影响。本文的分析亦按照这一逻辑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幸福安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而身体满意度和健康促进意向就是与老年人过上健康生活、度过幸福晚年息息相关的两个要素。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会内化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理想美”标准,关注自己的身体意象与外在标准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身体满意度。当个体具有较高的身体满意度时,会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增强其一般自我效能感。而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
社交网站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和平台。社交网站的流行引起了研究者对社交网站使用方式的重视和关注。近些年,研究者将社交网站的使用方式分为主动性使用和被动性使用二种主要的方式。以往研究重点关注的是社交网站上自我呈现、自我表露等主动性使用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心理社会适应变量的影响。但是,也有研究开始讨论社交网站上的被动性信息浏览行为以及这种被动性使用行为对抑郁等心理社会适应变量的影响。与此同
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之一。当我们感受到危险时,恐惧促使我们躲避这些不安全的刺激,具有生存意义。但是,由过度的恐惧反应引起的相关疾病(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进行治疗时往往难以治愈以及治疗后症状的复发。基于传统的恐惧消退方法是在恐惧源后不呈现任何刺激,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种传统的消退方法并没有“消除”最开始的恐惧记忆联结,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记忆联结。它们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当恐惧
即便材料表达的意义相同,材料以不同的语言呈现出来却会对个体的决策和判断产生影响,这就是外语效应(foreign language effect)。关于外语效应的产生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情绪,二是认知。基于情绪解释的研究认为,外语效应的产生是个体情绪体验被外语削弱。虽然也有少量研究认为外语能增强个体情绪,但这一现象似乎仅限于积极情绪。本研究基于建构水平理论,认为外语也可以增强被试特定的消极情绪-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