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清热类中药(黄芩、双花、连翘)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组:空白对照组、M组:模型组、Z组:清热类中药治疗组、 P组:强的松治疗组),每组8只。N组正常饲养不进行任何处理,相同室内环境下自由饮食饮水;M组以博莱霉素溶液A5(5mg/ml)气管内滴入5mg/kg;Z组造模后每日以黄芩(1.08g/kg)、双花(2.16g/kg)、连翘(1.35g/kg)水煎液灌胃;P组造模后每日以强的松(3mg/kg)灌胃。各组大鼠于28d处死取肺组织及血清,光镜下观察用药后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用PCR法观察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观察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变化,化学荧光法观察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光镜下M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呈重度肺泡炎,肺泡隔增宽,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断裂、融合、闭塞,肺泡结构破坏明显,Z、P组治疗后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较M组显著减轻(p<0.01)。②Z、P组TNF-α、IL-8、TGF-β1的表达水平较M组明显降低(p<0.01),而Z组TNF-α、TGF-β1的表达水平又显著低于P组(p<0.01),表明清热类中药和强的松对肺纤维化均有较好抗炎效果,且清热类中药在肺泡炎期抗炎作用较强的松更具优势。③Z组肺毛细血管增生较M组显著减轻(p<0.01);且Z组肺组织VEGF-mRNA表达与P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清热类中药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优于强的松。④M组血清SOD、GSH表达显著低于Z、P组(p<0.01),Z、P组SOD、GSH表达又低于N组(p <0.05)。⑤Z、P组PDGF的表达水平较M组明显降低(p<0.01),而Z组的表达水平又低于P组(p<0.05)。结论:清热类中药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在某些方面效果优于强的松,其机制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生修复、抗氧化损伤、减少胶原蛋白的形成和沉积等多种途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