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释水平理论表明,改变心理距离会影响个体表征事物的方式。心理距离又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改善和自我增强的动机。而上行反事实思维提供自我改善的功能,下行反事实思维提供自我增强的功能。因此提出,心理距离会改变反事实思维的方向。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反事实思维方向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6个负性事件作为为实验材料,三个实验均通过计算机来呈现。第一个实验通过让被试回想自己在某一天的生活来诱发时间距离。第二个实验让被试想象自己在不同地方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来产生空间距离。第三个实验通过人称代词,即让被试想象事件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来诱发社会距离。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均采用被试间设计,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性别为被试间变量,反事实思维方向为因变量。对实验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距离会对反事实思维的方向产生影响。相对于近的时间距离,被试在远的时间距离下更容易产生上行反事实思维;而被试在近的时间距离下就比在远的时间距离下更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性别不影响反事实思维的方向。(2)空间距离会对反事实思维的方向产生影响。被试在近的空间距离下比在远的空间距离下更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而相对于近的空间距离,被试在远的空间距离下更容易产生上行反事实思维。性别不影响反事实思维的方向。(3)社会距离会对反事实思维的方向产生影响。相对于近的社会距离,被试在远的社会距离下更容易产生上行反事实思维;而被试在近的社会距离下就比在远的社会距离下更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性别不影响反事实思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