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sa-mi R-3665、hsa-mi R-375和hsami R-4530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来探讨hsa-mi R-3665、hsa-mi R-375和hsami R-4530分别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找出影响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的micro RNA,为食管鳞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145例2012年07月至2014年0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漳州市第一医院和安溪县医院就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3cm),以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随访时间至2015年05月09日止。2、设计hsa-mi R-3665、hsa-mi R-375和hsa-mi R-4530基因甲基化引物,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检测上述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甲基化水平。结合上述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找出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参数及预后有关的micro RNA。3、MTT法测定浓度为5μM、10μM、20μM、50μM和100μM的EGCG作用后Eca109细胞生长情况,运用析因分析其与浓度、时间关系;以浓度为20μM的EGCG作用食管癌Eca109细胞,实时定量RT-PCR测定筛出的micro RNA表达量,检测20μM EGCG与甲基化抑制剂1μM DAC两者的甲基化水平。结果1、设计出四对相应的甲基化引物,其中hsa-mi R-3665(2)中甲基化水平高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甲基化水平也高,关联性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4.800,P=0.022)。2、与临床资料的比较,临床参数中TNM分期与hsa-mi R-3665(2)甲基化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大多患者处于TNM分期II期和III期且甲基化水平处于50%~100%之间;残端受侵、TNM分期、术后感染、淋巴结转移与hsa-mi R-375甲基化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16,P<0.001和P=0.017),无残端受侵、无术后感染、无淋巴结转移比有残端受侵、有术后感染、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多且甲基化水平高,TNM分期情况同hsa-mi R-3665(2);而食管鳞癌患者浸润程度、残端受侵、淋巴结转移与hsa-mi R-4530甲基化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38和P=0.015),大多患者处于浸润程度T3且甲基化水平处于0%~50%,残端受侵、淋巴结转移甲基化情况与hsa-mi R-375相同。3、hsa-mi R-3665(2)和hsa-mi R-375中各甲基化水平组间two-stage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PV=0.014,TSPV<0.001)。进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 R-4530甲基化水平与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4、EGCG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作用浓度下,对食管癌细胞抑制情况不同。实时定量RT-PCR显示作用48 h和72 h后,EGCG和DAC的hsa-mi R-3665(2)表达上调,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结果也显示与对照相比两者在48 h和72 h时甲基化水平均降低。结论1、hsa-mi R-3665在食管鳞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存在关联性,且甲基化水平高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甲基化水平也高。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hsa-mi R-375和hsa-mi R-4530甲基化水平比有转移的高。hsa-mi R-3665(2)和hsa-mi R-375与TNM分期有关,大多患者在TNM分期II期和III期且甲基化水平处于50%~100%。hsa-mi R-4530甲基化水平与浸润程度有关,大多患者在浸润程度T3且甲基化水平处于0%~50%。无残端受侵的食管鳞癌hsa-mi R-375和hsa-mi R-4530比有残端受侵患者多且甲基化水平高,无术后感染的食管鳞癌hsa-mi R-375比有术后感染患者多且甲基化水平高。3、hsa-mi R-3665(2)、hsa-mi R-375和mi R-4530甲基化水平可能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表观遗传学因素。4、EGCG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作用浓度下,对食管癌细胞抑制情况不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sa-mi R-3665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