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畲族作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其人口在全国各省市均有分布,尤以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份分布较多,就畲民数量而言闽浙粤赣四省约占全国畲民的92.6%,畲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并未形成本民族可记载的文字语言,然而,作为最具畲族文化表征的女子民族服饰“凤凰装”,在不断的传承及民族文化交融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凤凰装”在满足畲族人们生存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以一种文化符号汇聚了畲族人特有的图腾信仰、民族精神与历史遗迹。本文试以畲族民族服饰“凤凰装”的传承与涵化为选题切入点,以有实物存世以来的近代为时间跨度,以闽、浙、粤、赣四省的畲族服饰为地域跨度和研究对象,落脚于图腾文化与民族服饰的学理背景,据存世实物、纪实照片及文献资料,将畲族服饰交襟衣与大襟衣的视觉样式为依据做横向共时性比对,探寻四地畲族服饰传承的共性;纵向上以近代以来为时间跨度,探微畲族服饰交襟式、大襟式的涵化历程。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新的尝试性研究:一、四省畲族服饰由于地域的差别而呈现出多样性的外在表现,本文将原有的地域性分类方式,以服装学的服装形制为据进行类型划分,将畲族服装分为交襟式与大襟式两种。二、在交襟式和大襟式类型形制基础之上,尝试逾越原有单个地域的地理研究局限,将闽浙粤赣四省进行跨地域的整体性研究,在宏观学术统摄之下探究畲族服饰传承与涵化二重文化属性。三、本文试在前人对畲族服饰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的学科角度之外,采用服装学、图像学、文献学等综合研究方法,基于馆藏畲族服饰实物,以及具备可研究学术价值的纪实照片,结合文献资料及大量田野调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和绘图文本,厘清大众对畲族服饰的错识与误识,阐析畲族服饰涵化及影响因素。四、在综合剖析畲族服饰传承的现实困境基础上,探寻其传承与发展的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