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金沙江鲁地拉电站的多次野外调研,充利用地面调查以及勘探平洞内收集的丰富资料,以坝址所处的地质背景入手,从地下洞室围岩的岩体结构、围岩工程地质分类、局部块体稳定、整体变形稳定等几个方面对地下洞群的稳定性展开研究。结合该项具体工程,指出了一般地下洞室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上对洞室稳定性评价作出了完善和补充。
在对洞室围岩岩体结构的研究中,通过对坝址区交通线路揭露的大范围基岩露头以及各个勘探平洞的详细统计,获得了裂隙的迹长L与出露宽度w的线性关系,从而得以用平洞内局限基岩面上出露裂隙的宽度来求取裂隙的最大迹长;将裂隙迹长密度指标引入到岩体结构划分中,分别用优势裂隙间距和单位面积裂隙迹长密度对鲁地拉电站地下洞室围岩的岩体结构进行了划分;以裂隙迹长密度为基本量化指标,利用移动平均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了洞壁裂隙分布的疏密程度,并将岩体结构类型与裂隙迹长密度对应起来,依据裂隙迹长密度等值线图定量地描述了岩体结构的平面分布特征;结合断层泥的力学试验研究,参照现行规范,讨论了坝址区特别是地下洞室范围内揭露的各类结构面力学参数的取值问题。
在对洞室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的研究中,讨论了几个主要分类指标的取值方法,分析了目前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测线法获取RQD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利用勘探平洞洞壁裂隙迹长密度换算RQD的方法,并与测线法获取的RQD进行了对比;对PD8-1勘探平洞进行了声波测试,获得了各个洞段单元内岩体的完整性系数,利用完整性系数与RQD的对应关系,分别计算了用测线法与裂隙迹长密度法获得的RQD所对应的完整性系数,对比了它们与实测波速资料获得的完整性系数的接近程度;采用多种分类方案,分别以密度法和测线法所获得的RQD(包括完整性系数)对地下洞室勘探平洞所揭露的围岩类型进行了划分。
在局部块体稳定性分析中,考虑了构成不稳定块体边界的结构面的有限性特征,按圆盘模型建立了结构面的空间方程,从构成块体的几何要素出发,详细讨论了互不平行的三组结构面与临空面交切所形成的可动四面体以及互不平行的四组结构面与临空面交切所形成的可动五面体的判别条件;讨论了多组结构面与临空面交切所形成交点、交线与各个平面的拓补对应关系,提出了从上述交点中识别出构成块体的顶点的基本方法;主要以四面块体为例,运用多重积分的数学方法求解了曲面块体各侧面面积、体积、重心等的几何参数;通过程序设计,收索了主厂房以及主变室内可能形成的定位块体,并对其稳定性系数进行了计算。
对洞室整体变形稳定的分析中,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技术,对地下洞室群开挖后二次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场、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各个洞室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以及塑性破坏区的分布特征,并依据有限元计算获得的应力量值以及试验所得的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对地下洞群的岩爆问题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