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应更加关注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新课程改革也就引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性思考提出了要求。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与方法的传授,而转变为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知识与方法的同时,引发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课堂教学行为仍然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优化课堂教学行为,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且符合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本研究从面向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录像分析法和课堂文字实录法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首先,以相关文献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分类及特征分析,选择5种主要课堂教学行为,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构建了面向高阶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其次,利用NVivo11软件,对小学数学专家型教师课堂视频进行分析,挖掘并总结小学数学专家型教师高阶思维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为一线教师提供经验与借鉴;再次根据研究结论对一线教师提出建议与策略,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常态化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专家型教师按照“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提取→理解→分析→知识应用”的路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不存在思维层次的跨越;(2)专家型教师重视面向高阶思维的课堂讲述,其中特别注重通过讲述设置情境刺激学生自我系统思维层次的发展;(3)专家型教师提问通常以低层次的问题为基础,逐渐上升到高层次问题,且尤为侧重开放式提问;(4)专家型教师高阶思维课堂上学生应答积极性很高,学生积极参与高层次思维活动,高阶思维得到充分发展;(5)专家型教师倾向于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反馈或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反馈相结合的反馈方式发展学生高阶思维;(6)专家型教师课堂上学生更倾向在教师提问的对话情境下学习,不善于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主动提出问题。本文针对研究得到的结果,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与策略:(1)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提取→理解→分析→知识应用”的思维层次发展路径,逐步提升学生思维;(2)正确把握讲述的时机与频次,面向学生高阶思维培养,选择恰当的情境帮助讲述教学的实施;(3)关注提问的思维层次,适当增加高阶思维层次问题的比重,注意平衡提问的开放性程度,开放式问题应占有一定比例;(4)注意在反馈时关注与引导学生高阶思维层次的发展,侧重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