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典诠释》哲学思想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典诠释》亦称《教义学大纲》,是奈赛斐《教典》(《信条》)一书的注释本《奈赛斐教典诠释》的汉译本。《奈赛斐教典》的作者奈赛斐全名欧麦尔·伊本·穆罕默德·奈赛斐,是马图里迪学派著名教义学家,他在《古兰经》学、圣训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著作多达上百种,其中《教典》是最经典的著作之一。该书诠释了马图里迪教义学的重要问题,对正统派教义进行全面精简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人对《奈赛斐教典》进行的阐释有多个版本,而《奈赛斐教典诠释》则是最为著名的版本。《奈赛斐教典诠释》的作者是赛尔顿丁·塔夫塔扎尼,是艾什尔里教义学派著名教义学家。他逐字逐句对《奈赛斐教典》做了详细的评注,使其成为后世正统派学习教义的重要教科书,该书被翻译为多种语言,而本文所研究的,则是马坚先生翻译的《教典检释》。本文旨在研究《教典诠释》中的哲学思想。按照伊斯兰思想传统和现当代伊斯兰哲学史著作的一般划分,广义的伊斯兰哲学具有三大分支性的哲学形态:教义学(al-Kalam)、狭义的伊斯兰哲学(al-Falsafah)(包括逍遥哲学和照明哲学)、苏非学或灵智学(al-Arfan)。教义学因其核心主旨是围绕着认一论原则认识真主的本体和属性,又称“认主学”。因此,《教典诠释》作为马图里迪学派教义学专著,其核心即是认主思想。马坚先生在本书前四章,已经以哲学的方式将《奈赛斐教典诠释》整理为认识论、宇宙论、造物者及其属性等章节,本文要做的工作是,将这几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成为系统的真主存在论证明。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在导论中笔者介绍了《教典》与《教典诠释》的著者,释者和译者,并整理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文章的结构。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是对《教典诠释》认识论的研究。笔者从万物的本质和知识的三个来源等方面对本书认识论进行阐述。笔者由经文以及推理得出可知论后,进而去阐述作者是怎么论证世界的可知,以及具体探讨知识的来源。因此,本章的重要部分是正统派教义学中的可知论与知识来源。第三部分是论文第二章,是对《教典诠释》宇宙论的研究。在这一章,笔者将对实体、偶性和世界有始这三个概念含义和关系作阐述。并从上一章的结论(即世界万物的可知)出发,沿着这个思路展开作者对世界万物的存在的论证,并得出世界的有始这个结论。第四部分是论文第三章,是对《教典诠释》本体论(真主论)的研究。笔者将梳理书中对真主的实在、属性和本体与属性之关系的讨论,并对全文“认识论-宇宙论-本体论”的论证逻辑进行分析。在探讨相关概念的同时,还要分析正统派在真主之本体与属性探讨中如何回应穆尔太齐赖派否定真主属性的观点。此外,马图里迪学派对属性的讨论使其有别于艾什尔里学派,这部分的讨论也会体现在本章中。第五部分是论文第四章,是文章的总结与反思部分。本章对《教典诠释》宇宙论证明的路径进行概述和分析,对宇宙论证明的路径作出反思。其次,从知识的来源的探讨出发,分析马图里迪学派和艾什尔里学派对该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教典诠释》,对前、后期教义学探讨主题进行对比,对早期教义学主要探讨神学问题而后期转向认识论及本体论的转变进行简单论述,并寻找其发生转变的原因,即形而上学(逻辑学)的介入,并在文后对主要教义学派在传统与理性的偏向上的差异进行了总结。总的来说,《教典诠释》属于中国伊斯兰教义学著作,而中国伊斯兰教义学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此书有助于深化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根据肾结石大小分层分析进行比较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 lithotrip
目的:真菌性角膜炎是角膜溃疡的主要病因,可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和失明。虾青素(Astaxanthin,ASX)是一种脂溶性酮类胡萝卜素,已被证明能抑制多种疾病的免疫炎症反应。本研究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全球化不断加强,人与人的交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藩篱逐渐被打破,信息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使得这种时空屏障的制约越来越小,全球化的
目的:探讨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评价泼尼松、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TW)或甲氨蝶呤(
自RNA干扰技术(RNAi)发现以来,基于siRNA的药物研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为癌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裸露的siRNA稳定性差、容易被血清中的核酶降解、血液半衰期短、转
汉语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同时一直是汉语国际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无疑是因为诸多其他的语言(尤其印欧语言)中没有这一语法结构。而关于汉语趋向补语在印欧语言中
李光地是清代理学大师,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深得清康熙帝的信任。他学识渊博,著作丰富,学风踏实。《榕村全集》收有他的散文440篇,由于李光地特殊的身份地位,故其文集中所载多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在现代化信息社会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能量受限一直制约着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由有限容量的电
兵马都钤辖,最早出现于五代,但当时并不常设,直到北宋太宗时方才成为重要的地方统兵官之一。在北宋,兵马都钤辖又被简称为都钤辖或都钤。都钤辖的设置与沿革,与赵宋一代“崇
多孔吸声材料是最为常用的降噪工具之一,有利于声环境的改善,被广泛运用于公共场所。目前,关于单层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研究居多,然而由不同多孔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材料的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