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irefly_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获得和建构有其历史之境和现实之境。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构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经验与教训,做到为今所用,延续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开放多元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语境中进一步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通过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进一步维护、巩固意识形态与价值主导,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和完成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和战略任务。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为我国当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建设性启示。本文以“话语权”的视角重新审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有益经验,首先,在按历史分期的线索中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在党内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争夺中概括总结争夺策略,明确党在争夺策略上坚持阶级话语的灌输与嵌入、正确对待敌友关系以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开展和推进。通过深入剖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建构机制,在信仰生成和政治认同的互动演进中共同推进话语权的掌握。信仰生成关涉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与传递,这是时代需要和人民呼唤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反映与真实写照,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话语权形成的基础;政治认同关涉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建构、政治运行和政治价值的协调统一实现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凝聚和转化,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形成的内在根据。正是以上两个方面为中国共产党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供了合理依据,从而建构资产阶级革命向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道路向社会主义道路转换的现实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过程中,深刻把握中国革命性质、任务、目标与未来走向,集中体现出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其建构过程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集中体现出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学术话语的统一。从其意识形态属性与功能上来看,展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认同性与拒斥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兼容性的统一。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当代启示,要求我们应该从主导性、主体性、主动性、科学性与创新性为着眼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坚持以人民为话语中心的主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主动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科学性与创新性,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构建卓有成效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展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强大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
其他文献
随着“西为中用,中西合璧”理念在中式面点制作中的应用,近年来,中式面点在制作手法、原料选取、造型特征与色彩搭配等方面与西式面点的制作工艺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中式面点
<正>"北京人"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标2011版》)的第一个知识点,各种版本的教材也经常把它作为初中历史的起始课。笔者认为,本课应发挥历史学习的"
<正>"丝绸之路"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时段的重要内容。自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西汉末年"佛教的传入"和东汉造纸术的改进及其传播,唐代"文成
<正>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由于受极左错误的影响,我们在理解和宣传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把暴力革命绝对化,否
<正>便秘为临床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病因素与遗传、精神心理因素、生活方式改变有关,人群年发病率约为16%[1],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32[2],包括器质性便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