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者”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本文采用关键词的研究方法,考察“他者”在西方语境中的哲学渊源和历史发展,梳理和辨析“他者”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的多重内涵,兼论“他者”给我们的启示及接受中的问题。论文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探寻“他者”在西方思想中的发展历程,阐明它的多种内涵,指出它在不同关系中、不同领域中的特殊用法和侧重点。通过历史的考察,本文将“他者”界定为“两组关系”和“三种属性”,即“他者”存在于两组关系之中,一为同一(One)/同者(Same)与他者(Other);一为自我(Self)/主体(Subject)与他者(Other)。在某些情况下,两组关系中的他者合二为一,后一组关系成为前一组关系的具体表现;但有时两组关系各自分开,甚至互相矛盾。同时,“他者”体现出三种不同的属性,即差异性、从属性和建构性,这三种属性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二部分,阐明“他者”在西方后殖民批评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变化。在后殖民批评中,萨义德揭示了东方学话语与帝国主义的合谋,东方被塑造为从属的“他者”,提出在人文主义的指引下尊重“他者”的适度差异性;斯皮瓦克对西方学术话语作了更为深广的分析,并引入女性主义视角,引起人们对后殖民批评中社会内部性别问题的重视;霍米·巴巴将主体与他者、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阐释为一种双向的矛盾复杂的关系,并提出不断衍生的少数群体问题。西方后殖民批评一方面扩展到社会内部的族群、性别和阶层等问题,另一方面肯定了他者的力量和反抗。从“他者”概念的丰富和变化可以看出西方后殖民批评的发展脉络。
第三部分,探讨女性“他者”在法国女性主义中的出路问题。在法国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波伏娃揭示了女性“他者”所处的从属和次要地位,指出女性也可以成为主体,表达了男女平等的要求;西苏和伊利格瑞强调女性“他者”所具有的差异性、包容性和多元性,认为女性特质不仅不可能被限制在菲勒斯中心的思维模式中,并且可以超越和打破父权制的逻辑。而克里斯蒂娃深刻质疑性别认同,她关注的是女性“他者”在社会中的边缘性位置,认为女性所具有的边缘性具有颠覆和反抗父权制的力量。法国后现代的女性主义者都相当重视写作和话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余论”部分总结“他者”给我们的多重启示,并指出“他者”在中国当代文学接受中的问题,进而思考东西方文化之间以及社会内部不同阶层、不同族群和不同性别之间的交往对话问题。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接受和理解中,“他者”这个概念更多地出现在后殖民批评中,并往往在否定性的用法上使用,忽视了“他者”的肯定性的用法,也忽视了他者本身的力量和反抗。同时,国内学界对“他者”的接受和运用主要着眼于中西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没有扩展到社会内部的族群、性别和阶层等问题。在女性写作中,中国当代许多女作家力图展现女性“他者”的差异性,但往往陷入属下性的陷阱。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我们主张“开放的民族主义”,坚持民族差异性和有容乃大的原则;在社会内部,呼吁文学批评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弱势“他者”。“他者”理论在当代中国将具有广阔的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