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云南种植三七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云南砚山采集未种植三七、种植1年三七、种植3年三七和种植5年三七的土壤。研究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微生物生理类群、土壤真菌的种类、土壤酶活性测定以及土壤矿质养分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找出可能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在云南石林三七基地采集健康三七和青枯型根腐病病株,以植株周围的非根际土、根际土和根系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这些样品的微生物三大类群、微生物生理类群、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矿质养分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探索与根腐病的关系。在云南文山采集未种植三七土壤、间隔9年土壤、间隔6年土壤、间隔3年土壤以及间隔1年土壤。分别研究微生物三大类群、微生物生理类群、以及土壤酶活性。分析对比不同轮作年限土壤的指标与未种植土壤的差异,探索轮作对三七种植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各项指标,结果发现:三七种植土壤的细菌、放线菌、亚硝化细菌、芳香族分解菌、固氮菌和钾细菌的数目均少于未种植三七的,但真菌数目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木霉属只在未种植三七和种植1年三七的土壤中分离到,镰刀菌在三七种植土壤中均分离到。三七种植土壤的蔗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均小于未种植三七的,但纤维素酶、脲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不规律。三七种植土壤的有机质、有效钾、有效镍、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含量小于未种植三七的,但水溶性钙高于未种植三七的。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锰和水溶性镁含量变化不规律。可以看出,三七种植后导致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以及土壤养分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连作障碍的产生。2.对三七健株和急性青枯型根腐病病株根域土壤各项指标测定显示,根际土和根系的细菌数目显著大于健株,而放线菌和真菌数目则小于健株。病株根际土和根系的各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目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健株非根际土的蔗糖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和总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大于病株的,但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小于病株的。病株非根际土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健株,水溶性镁含量低于健株。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病株根际土和根系微生态变化,特别是细菌数目的大量增加是急性青枯型根腐病最明显的特征。3.通过研究不同间隔年限土壤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变化是随着间隔年限的增加而变小。除了间隔1年,真菌数目没有显著性差异。放线菌的数目随着间隔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不同的间隔土壤中亚硝化细菌、芳香族分解菌、钾细菌和磷细菌的数目均低于未种植土壤的,但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目变化不规律。供试土壤样品的土壤磷酸酶活性顺序是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且未种植三七的土壤磷酸酶活性要高于其他年份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着间隔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蔗糖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规律。故经过轮作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酶会有变化,一些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