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扭转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已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可以导致左室(LV)心肌扭转改变,但对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扭转如何变化报道甚少。本文旨在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即刻和再灌注后不同时刻心肌扭转。方法12周龄小型家猪14只,采用开胸+心包切开术制作心肌缺血模型,比较术前、术后常规心超指标及旋转/扭转指标(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QLab软件7.0)。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结扎左前降支中下1/3处,A组结扎1分钟,B组15分钟。随访1周,分别比较缺血即刻和再灌注后不同时刻旋转/扭转指标。结果开胸+心包切开术后各扭转/旋转指标及常规心超指标均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缺血即刻,除A组心尖及LV心外膜下旋转/扭转角度峰值(Prot-epi和Ptw-epi)无改变外,两组其他旋转/扭转指标均较缺血前不同程度降低,尤以B组显著。再灌注后,A组下降的指标均在第1分钟恢复至基线水平。B组心尖Prot-epi和左室Ptw-epi呈“U”型恢复,分别在第90分钟及60分钟较缺血时显著增加(P均<0.05);而心尖及LV心内膜下旋转/扭转角度峰值由于充血反应在再灌注后30分钟出现一过性改善,分别为3.4±1.2。对6.5±0.8°和6.1±1.1°对7.8±1.0°(P均<0.01),同时心尖、LV跨壁角度梯度峰值亦呈如此改变,完全恢复则在再灌注1周后,整条曲线表现为“W”型。结论(1)心肌缺血时间不同,再灌注前、后心内、外膜下心肌旋转/扭转角度改变不尽相同。(2)应用STI技术测定再灌注后LV扭转恢复情况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程度,从而为评价心肌缺血提供更长时间的观察窗。(3)开胸+心包切开术对LV扭转与解旋无明显影响。第二部分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扭转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及透壁程度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范围及透壁程度直接与预后相关。尽管既往研究认为左室(LV)心肌扭转与梗死范围相关,但扭转指标较多,哪些指标更能反映梗死范围目前不甚明确。同时,应用扭转来评价AMI透壁程度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旨在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测定AMI再灌注前、后LV心肌扭转,并比较多个常规扭转指标与AMI梗死范围及透壁程度的相关性,找出能够反映梗死范围及透壁程度较敏感的指标。方法小型家猪15只(20-25Kg),开胸结扎左前降支中下1/3处120分钟,分别测得结扎前、结扎120分钟、解除结扎后30、60、90分钟、12小时各时间点常规心超指标以及扭转数据进行比较。模型动物处死后采用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透壁指数(TME),并称重计算出心肌梗死范围,最后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证实心肌梗死(MI)。结果在造模过程中,1例模型动物(6.67%)因室颤死亡,剩余14例HE染色均证实AMI造模成功。无论是心内膜下还是心外膜下,前壁还是后壁,结扎LAD 120分钟后心尖及LV各旋转/扭转角度指标均显著下降,再灌注12小时后并无明显改善。AMI即刻,心尖整体旋转角度峰值(Prot)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均与心肌梗死范围呈负相关,分别为-0.69(P<0.01)和-0.81(P<0.01);再灌注第12小时相关性依然存在。心尖Prot及左室Ptw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成正相关。AMI即刻及再灌注后12小时,心尖、心底及左室各旋转/扭转角度指标与TME相关性较差或无相关性。结论(1)AMI即刻,心尖及LV旋转/扭转指标呈不同程度降低;再灌注12小时,各指标无显著改善。(2)在AMI即刻及再灌注12小时内,左室Ptw及心尖Prot与梗死范围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明显优于同期其他扭转/旋转指标。(3)在相同时间段内未发现与AMI透壁程度相关良好的扭转/旋转指标。第三部分斑点追踪技术评价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扭转的临床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内、外膜下扭转角度峰值进行比较,借以探讨两种MI透壁程度,并进一步明确在MI后较长时间是否存在能够反映透壁程度的敏感指标。方法研究共分3组:A组为30例健康者,B、C两组均为1周内新发急性前壁MI患者,并在起病两周内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其中B组为34例STEMI患者,C组为31例NSTEMI患者。A组及B、C组在PCI术前、术后1周、1月、3月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左室(LV)旋转/扭转指标分析。结果PCI术前,B、C组心尖及LV心内、外膜下旋转/扭转指标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1),但B、C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心底部各旋转指标稍下降(P>0.05)。PCI术后3月,B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但仅心尖整体旋转角度峰值(Prot)和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与术前相比,C组心尖外膜下旋转角度峰值(Prot-epi)及左室外膜下扭转角度峰值(Ptw-epi)在术后1月即有显著改善,分别为1.3±0.7°对2.0±0.5°和2.3±0.6。对3.1±0.8。(P均<0.01);术后3月两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A组已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相同时刻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尽管心尖及LV内膜下旋转/扭转角度峰值、跨壁角度梯度峰值经PCI治疗后有所改善,但与术前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心尖Prot及左室Ptw在PCI术后第3个月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1)STI技术研究表明:STEMI与NSTEMI透壁程度存在差异,前者高于后者,后者再灌注后心外膜下旋转/扭转指标恢复较快。(2)应用STI技术随访并对比心内、外膜下旋转/扭转角度峰值的改变能够较好的反映MI透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