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剖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繁荣时期,而“作家论”是三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形态之一。与二十年代相比,“作家论”批评在三十年代相对集中,并形成了一股“作家论”批评热潮。本文主要以整体的、宏观的视角,来考察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产生的原因及其地位和影响等。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一、20世纪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的概况。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与其他时期相比,“作家论”在数量上的迅速增多,在质量上也得到充分提高,并且不乏典范之作。二、分析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所形成的主客观原因。首先,结合社会时代的发展状况来分析这一现象所形成的客观原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从批评对象来看,文学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发展;就批评主体而言,知识分子的职业分类,又导致了文学家的分工,并产生了一批如教授、编辑等职业批评家;根据接受对象来看,现代教育的发展,导致读者增多,受众的需要也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从传播媒介方面来看,报刊业、出版业的迅猛发展,是“作家论”批评热形成的又一客观原因。其次,就置身文学运动中的批评家个体而言,主观原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置身左翼运动中,批评家的自我言说和自我证明;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批评家们产生了总结新文学史的欲望,“作家论”适应了这一需要;职业批评家们自觉的批评意识也是“作家论”批评热得以产生的主观原因。三、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和影响。30年代的“作家论”批评热,实质上是在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持不同文学价值观的批评家们的一种多元对话。就文学批评本身而言,30年代的“作家论”批评热体现了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文学理论批评的建设来看,体现了文学理论批评家们,在创作主体方面的批评实践。从批评方法来看,30年代“作家论”为文学批评注入历史的视野和系统的、宏观的批评方法。从批评体式来看,30年代的“作家论”批评热,使“作家论”作为一种批评文体渐趋成熟。
其他文献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扩大受众,更好做知识传播,有利于高校教学与网络平台的结合,将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引入到新型人机教学模式,但当前慕课教学中主要注重线
指出了区域分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分工的特征及原因,总结了区域分工的格局,并在对区域分工功能指数
研究目的: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探讨参芪固本方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 一、临床研究 方法:本研究纳入59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并住院接受化疗后的肺癌、大肠癌,化疗
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变革的加剧,促使企业从对外部满意度的单向关注转变为对内、外部满意度的双向重视。员工满意度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率、顾客感知和利润水平,而且还能有
本文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拉伸实验、硬度测试等实验方法,研究了SiC颗粒表面处理及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 SiC
共同富裕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但是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前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中,共同富裕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
孟郊是中唐时期一位重要的复古诗人。本文紧紧围绕孟郊诗歌创作的“复古”倾向展开论述,将孟郊作为创作个体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置于诗歌发展传统和当时的诗坛之中,力图揭示
我国师范院校在转型背景下有规模转型、学制转型等趋势,并且专业课程存在着盲目追求短平快,课程设置的比例失调,课程评价指标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制定课程长期发
<正>人物画是以人物及人物活动为主的传统画科。兴盛于魏晋与唐代。到两宋及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山水、花鸟这些易于表达文人情趣的画科发展起来,人物画的光彩逐渐黯淡下
针对目前计算火箭炮毁伤概率只考虑射击精度和目标特性及弹药量等因素,而不考虑目标机动和对抗因素、生存能力的不足,基于射击理论和火力对抗理论,建立了考虑时间约束的火箭炮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