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指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人,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创新的能力等。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相应的地理思维具有综合性、逻辑性、批判性、辩证性等特点,地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使学生思维从简单具体的低阶思维发展到复杂抽象的高阶思维,地理教学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本研究基于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及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以高中地理为例,调查了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现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本研究在阅读高阶思维能力相关文献后,厘清高阶思维能力的内涵及表现,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在地理学科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即分析性思维能力、评价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斯滕伯格三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编制研究问卷,对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和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情况做了调查,发现目前多数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处于低阶思维,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程度较低,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对现象、原理和规律背后的本质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和挖掘,高中地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地理教学中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少之又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教学环境的创设,缺乏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三方面建议以及在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具体为充分利用地理实验教学、地理地图教学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并设计了《热力环流》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有利于学校掌握目前地理教学的总体效果,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情及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现状剖析自己及时地转变学习方式和习惯,对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依据,对今后各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