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定标黑体的相变热沉设计及性能分析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对地观测系统中小面源定标黑体的制冷模块工作在高温密闭的环境,传统风冷、水冷等散热方式效果差,本文设计了一种相变热沉来代替传统的散热方式,对制冷模块进行温度控制,并针对石蜡导热系数低的问题对热沉内部的肋片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实验和仿真结合的方法,得到了以下结果:(1)对热沉工作时的的底面温度和内部石蜡熔化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熔化过程中,自然对流效应大大加快了熔化速度,并使顶部的石蜡先熔化完全。石蜡液相率与热沉底面温度有相对应的三个阶段,熔化“旺盛”阶段对应的底面温度“平台期”能够稳定控制热面的温度。(2)通过相变热沉实验系统,比较了底面温度、熔化轮廓与糊状区常数,验证数值仿真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热沉结构的工作特性。不同肋片结构的热沉工作特性受加热功率影响表现不同,加热功率越大,肋占比就要越大。(3)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肋片结构对热沉的影响,结果表明:肋片高度、数目的增大,在熔化初期显著加快了PCM的熔化,降低了底面和“平台期”温度,中后期受自然对流影响,强化效果减弱,而中心阀杆加速熔化过程,但底面温度没有影响。临界温度70℃,肋占比增大提高强化率,肋片数目的强化效果受肋片高度影响,而75℃时要对肋占比和结构进行综合考虑,肋片长度决定工作时间,不同肋片结构两两交叉影响作用增大。(4)通过数值模拟提出了三种优化方法,分别为:优化肋片长度,采用楔形结构肋片和Y型结构肋片。三种结构均可延长热沉工作时间,优化肋片长度可以强化熔化后期的传热,楔形肋片结构可以强化热沉底部换热,Y型肋片可以大幅增大换热面积,具有最好的强化效果。通过以上研究提出的相变热沉可以有效稳定的控制制冷模块的温度,新型的肋片可以有效的强化换热,对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相变热沉内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锂电池因其能量比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其快速、方便的充电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无线充电方式是实现锂电池方便充电的重要手段,在锂电池充电应用中得到快速推广,锂电池无线快速充电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盲目地通过加大充电电流来实现锂电池无线快速充电,将可能导致锂电池寿命减少甚至发生自燃等事故。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锂电池无线快速充电系统,以实现对锂电池安全、快速和方便的
学位
本文以抑制叶栅叶根泄漏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带有射流结构的篦齿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有无射流作用下的篦齿内部的流动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带有篦齿结构的叶栅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叶栅通道内部及篦齿容腔内部的流动结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引气射流的新方案,发现在压力面角区和叶栅通道下壁面开引气口引气用于射流能够有效抑制叶根泄漏从而降低叶栅出口截面总压损失。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射流抑制篦齿泄漏流的主要机制是以较
学位
旋转管内液膜流动沸腾传热效率高,利用旋转液膜流动沸腾传热可以实现旋转部件中热量的高效传输,对于旋转设备的热管理是一种良好的选择。由于现在对旋转管内的液膜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为研究关键因素对旋转液膜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描述旋转液膜流动沸腾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三维数值仿真。通过可视化实验进行了模型的准确性验证。本文分析并总结
学位
随着航天运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凭借其安全性、低成本、自主性成为当今飞行器中的翘楚。本文围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的轨迹设计方面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准确地描述飞行器返回段的动力学效应,建立了基于动压和高度的质点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基于动压-高度剖面的轨迹生成方法与基于迎角迭代的轨迹生成方法,生成
学位
本文以加力/冲压燃烧室纵向隔热屏冷却技术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开展波纹型面结构对近壁流场和冷效的影响研究,同时探讨型面结构和开孔的布局结合对隔热屏流动和冷效的影响,获得更高冷效的纵向波纹隔热屏方案,为加力/冲压燃烧室纵向波纹隔热屏的设计提供参考。首先,针对某型纵向波纹隔热屏基本型面和开孔布局,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正弦型纵向波纹隔热屏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的研究,获得流量分配以及压力场
学位
飞机穿过含有过冷水滴的云层时,飞机的机翼、尾翼、风挡等部件以及发动机进口会发生结冰现象,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热气防冰是一种高效的防冰手段,目前,国内外主要针对简单的翼型开展了大量的防冰试验和数值研究,对于发动机进口部件,尤其是旋转部件,相关的防冰研究很少。由此,本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发动机进口旋转帽罩的热气防冰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课题组自主开发的适用于旋转部件的、考虑水膜流动和传热的
学位
钝体稳定器作为最基本的火焰稳定器之一,广泛应用于冲压发动机和涡喷发动机加力燃烧室中。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向高推重比、高可靠性发展,加力燃烧室面临更快的来流速度与更低的来流含氧量。在这种情况下,钝体稳定器后发生不稳定燃烧的几率将大幅增加。一旦发生不稳定燃烧现象,将对航空发动机高效、稳定及安全运行带来重大隐患。因此,本文在高速贫氧来流条件下对钝体稳定器后不稳定燃烧现象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
学位
直射式喷嘴结构简单,在航空发动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直射式喷嘴的结构参数对油雾特性的影响研究较少,尤其是钝体稳定器后油雾场浓度空间分布的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包含三个部分:一是从燃油雾化测量方法、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国内外现状研究,二是进行了不同喷嘴结构参数(喷孔数目、喷孔孔径、喷孔间距、喷射方向、相对位置)、气动参数(空气温度、环境压力、马赫数)和供油
学位
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带蜗壳旋流器头部燃烧室的高空点火关键技术进行优化研究。发动机在高空点火时,由于空气进口条件恶劣使得燃烧室点火变得异常困难。高空点火技术难点主要有:1)高空状态下空气含氧总量较低,初始火核生成困难;2)燃烧室进口低温空气将燃油冷却到负温状态。低温燃油难以向周围空气吸热,导致燃油的蒸发速率较低;3)低温的燃油会改变燃油物性,从而影响喷嘴的雾化性能。导致高空状态下
学位
为适应高速及低氧的极端条件,要求加力/冲压燃烧室具有更宽的点熄火边界,针对蒸发式稳定器在低温低压等极端条件下存在的煤油蒸发率低的问题,利用闪急沸腾具有蒸发速度快、蒸发率大等优势,将闪急沸腾雾化技术应用于蒸发式稳定器以拓宽在低温低压极端条件下燃烧室的点熄火极限。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的方法,开展了航空煤油闪急沸腾喷雾特性研究及其在蒸发式值班稳定器上的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研究了二维狭缝喷嘴内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