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抗拔桩中上拔荷载是作用在桩身顶部的,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加,桩侧摩阻力由浅及深地逐渐发挥作用。同时,在上拔作用下,桩身处于拉伸状态,由于泊松效应,桩径会产生收缩,对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桩身拉应力过大还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致使钢筋暴露、腐蚀,进而影响到抗拔的承载力与使用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拔桩受力结构——双级受拉抗拔桩。其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桩中心位置增加一根上部与钢筋、混凝土脱开的主筋,将部分上拔力直接传递至桩身中部,这样在上拔荷载下桩侧摩阻力会从两个位置同时开始发挥作用,并且桩身的拉应力也将大大减小。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结合原位上拔试验数据,对传统桩顶单一位置受力条件下的抗拔桩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轴力及侧摩阻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2)介绍了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利用FORTRAN语言对广义双曲线接触模型进行程序化,然后将其接入到ABAQUS,并应用于抗拔桩数值模拟计算中,最后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3)利用ABAQUS中建立的数值模型,变更受力条件,使荷载分别作用在桩身不同深度,研究了不同受力位置条件下抗拔桩的变形及上拔特征。(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模型受力条件,令上拔荷载按不同比例分别作用在桩顶与桩身中部或中下部,分析了桩顶-桩身中部(中下部)双级受拉作用下,不同荷载分配比例时,双级受拉抗拔桩的应力、变形、侧摩阻力、桩身轴力、桩顶位移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了双级受拉抗拔桩的变形及上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