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是有效公司治理的基础,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及绩效的提高有显著性影响,是指股份公司全部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结构主要包含股权成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等含义。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自始就是学术界讨论和争议的重大学术问题,海内外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已有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结论,一是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关系;二是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而针对民营上市公司这两者关系的研究结论也莫衷一是。得出这些不同结论的原因,一是学者们大都从不同角度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选取的公司样本、时间范围、外部环境都不同,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具备普遍性;再者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纷繁复杂,影响两者关系的约束条件更是不胜枚举:比如行业的稳定性、行业产品的竞争性以及企业所有制的形式、资产的结构、成长的状况等等。企业作为有限资源的一个集合,合理完善的资产结构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能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业绩。资产结构是指企业中各种不同资产的分布及其占总资产的比重。国内外学者关于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两部分,由于选取的研究样本不同研究结果也各不相同,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有无显著关系并未达成一致。资金周转、资产结构对公司有效资源利用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不同的企业,由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自身行业性质等不同,其资产结构也不尽相同。那么企业的行业因素和资产结构是否能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这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由于民营上市企业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迅速发展,加之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股权结构、激励约束策略、资产结构等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去研究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中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使企业和监管部门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民营上市企业采取更合适的股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益。文章采用规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规范性研究,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相关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具体的研究问题,即不同行业中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资产结构对两者关系是否有调节效应?最后,运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固定资产比率、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深入剖析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把公司规模、风险、时间等相关变量看作控制变量,以2012-2014年851家沪深A股上市的民营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调节效应模型检验民营企业中固定资产的比重是否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有调节作用。研究得出,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1)整体来说,股权越集中于前五大股东,企业绩效越好,并且固定资产比率越大这种正向影响作用就越大;(2)对于类似信息技术业、批发零售业等依赖全体股东及管理者、员工的民营公司来说,要保持适度分散的股权结构,才有利于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3)对于建筑业来说,拥有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和较低的固定资产比重才有益于企业绩效的提高;(4)对于社会服务业来说,拥有较低的股权集中度和较高的固定资产比重才有益于企业绩效的提高。本文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第一,结合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完善和深化了权变理论对于委托代理成本问题的作用机制。第二,回顾以往的研究文献,本文在研究民营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领域,首次构建了固定资产比率、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第三,本文采用A股上市的民营公司近三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全行业和各具体行业分别进行分析,使得公司在构建股权结构或资产结构时要“量体裁衣”这一建议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