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是青海文人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与以往朝代相比,开始出现大量吟咏青海的文人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描写了青海本地风貌,展现了当地的社会民俗文化。本文运用文献学、地域文化学及目录学的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从清代青海文人文学兴起的文化语境、历代中央政府对于青海的分阶段有效管理,以及汉代、魏晋唐宋和明清三个时期汉儒文化在青海的发展繁荣方面,论述了清代以前青海文人之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情况,包括青海本地文人和外地来青海的文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及其文学文献特点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在分别论述清代青海本地文人和清代青海外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时,以地域为划分点,以时间为先后顺序,总体概述本地文人和外地文人之文学创作大体情况,再选择两位典型的本地和外地文人文集,分析其文集的具体内容,探究出其写作特色及文献学价值。具体而言,本文选取清代青海本地文人吴栻的《吴敬亭诗文集》、张思宪的《鸿雪草堂诗集》,外地文人贾勋的《望云草堂诗集》、阔普通武的《青海奉使集》与《湟中行纪》进行了具体分析。无论青海本地文人还是外地文人,他们所留给后世的文学文献,具有多重价值。一是研究青海地方的史料价值,这些诗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青海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以诗文证历史,从中记载了青海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况,可补青海地区相关的历史史料之阙。二是清代青海地方的文学价值,清代涌现吟咏青海的文学文献,这是青海本地文学发展的体现,文人们所创作的一系列青海“八景诗”和怀古诗,体式多样,颇具艺术性和思想性,对于清代青海地方文化的研究和当下地方景观文化的开发,有着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