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内蒙古文学地域性标志这个意义上考虑,回族作家张承志的《黑骏马》《金牧场》《绿夜》等描写草原之美和草原人们之美的文学都是草原文学的组成部分。虽长期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统一的国度内,有着共同地域,共同社会历史命运等共性,但因各民族作家一开始所接受的文化与其他蒙古族作家不同和立场视角等不同个性,故而张承志的草原小说创作中出现了明显的“异族形象”特质的描写,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多年来,有关张承志的研究成果不断发表,但从比较文学形象视角为出发点的论文却鲜少出现。形象学是比较文学领域中新兴的学科。其研究意义,并不是帮我们鉴别真伪,而是研究这类形象是“怎样被制作出来,又是怎样生存”,这不仅对“他者”有着认识意义,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也具有批判性。研究张承志草原题材小说创作中所出现的草原彤象,不仅可以丰富现代蒙古族小说研究,还可以丰富蒙汉文学比较研究和张承志研究,因而是个重要研究课题。该论文由导论、主体(四章)、结论和参考文献、附录等组成。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讨论张承志小说叙事中的“草原”。通过寻找张承志小说叙事中的“草原”的共性中的个性,从象征意蕴暗含于自然景色、运用独特的少数民族语言、人物形象塑造和民族风情描述等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深度剖析作者的写作意义及原因。第三章讨论张承志小说创作中的想象。由张承志作品研究中的误读现象和造成这一现象的丰要原因之一——张承志作品中存在的作者误读现象两个内容组成。通过分析这种误读现象的产生原因,历史背景,进而探讨张承志的创作过程,或者说张承志接受过滤过程中的想象部分,尝试建立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第四章讨论了他者想象和自我审视。通过分析张承志作品中的象征语言符号系统及其构成部分,在有着同样时代背景的内蒙古作家巴图孟克的作品中是怎么样体现的,进一步对照两位作家的作品,探索其中的异与同,进行比较汇通。通过分析研究张承志草原题材小说,与蒙古族同一时代背景的作家巴图孟克比较分析,尝试挖掘张承志小说中的幻象虚构和套话存在,从而建立了一种对话机制。为了合理安排章节和更好的安排内容还采用了民俗学、叙事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