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不同针刺法对抑郁大鼠神经递质及自由基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tu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观察蒙医不同针刺法对抑郁大鼠探究行为和快感缺失水平的影响,探讨蒙医不同针刺法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2.通过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的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凯基微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究蒙医不同针刺法对抑郁大鼠脑区海马组织及额叶组织的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蒙医银针组、蒙医温针组、药物组、针药结合组,每组8只大鼠。除空白组其它组大鼠全部孤养,随机接受7种不同的应激刺激持续28d。每日对大鼠进行一种刺激,同种刺激不可以连续出现,并且每一种刺激最少要出现3次。空白组:要让大鼠正常饮水,摄食,不给于任何的刺激。模型组:孤养,并接受多种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28d。药物组:于每日进行应激刺激前1h,将百忧解以生理盐水配制成1mg/1ml,按照2mg/kg体重,灌胃给药。蒙医银针组:每日接受各种不同应激刺激前1h,进行蒙医银针刺激巴达干穴位、心穴和黑白际穴。每一次要留针20min。蒙医温针法:针刺和取穴与蒙医银针组一样,每日取一个穴位,针炳要接蒙医YY-I型电热银针治疗仪加温刺激,每次加温20min,要防止灼伤针刺部位。加温循序为第一天巴达干穴、第二天为心穴、第三天为黑白际穴,按这个顺序依次给予大鼠刺激。针药结合组:孤养,于每日进行应激刺激前1h,进行蒙医温针组同样的方法刺激,刺激完后将百忧解以生理盐水配制成1mg/1ml,按照2mg/kg体重,灌胃给药。各组处理方法均为28天。28d后24小时之内采用open-field旷敞实验和糖水消耗量检测大鼠行为学,而后进行断头、取海马和前额叶,应用LC-MS/MS方法检测NE、DA、5-HT的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1.观察蒙医不同针刺法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蒙医银针组、蒙医温针组、针药结合组的糖水消耗量相比空白组少,但是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糖水消耗量表明了蒙医不同针刺法对抑郁模型的快感缺失有显著影响。open-field旷敞实验当中蒙医银针组、蒙医温针组、针药结合组的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比空白组减少,但是跟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表明了蒙医不同针刺法对抑郁大鼠的探索能力的影响。2.模型组海马和额叶NE、DA、5-HT的表达和SOD活性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蒙医银针组、蒙医温针组、药物组及针药结合组的大脑海马和额叶NE、DA、5-HT表达和SOD活性均有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MDA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蒙医温针组、药物组、针药结合组大鼠额叶MDA明显降低(P<0.05)。结论:1.通过行为学检测可知蒙医不同针刺法提高抑郁大鼠的探索能力和快感缺失等核心症状。2.蒙医不同针刺法改善抑郁症核心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E、DA、5-HT表达及SOD活性,降低MDA有关。
其他文献
探讨碱精练对锗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白度和顶破强力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以织物的白度和顶破强力为评价指标,得到优化的锗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漂白工艺,即:硅酸钠3 g/L、渗透剂J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而儿童食品安全则是奠定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在人们倡导“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阜阳“大头娃娃”事件、美素奶粉“活虫门”事件、“五毛食品”食物中毒事件等儿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披露出来,使得社会公众对政府综合治理能力产生严重怀疑,要求政府加强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惩治儿童食品违法行为的呼声愈来愈高。现阶段,如何提高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构建完善的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介绍了水利工程项目划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其具体的划分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以期为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项目划分提供参考。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颈后深蹲练习中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武汉体育学院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男性学生(年龄20.10±0.88岁;身高1.80±5.80cm;体重73.87±9.13kg;身体质量指数22.72±2.33kg/m2;训练年限3.20±0.40)参与本次研究。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