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的洞经音乐文化作为大理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以道教洞经科仪音乐为主体的大理多元音乐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发展,形成了“高雅、古朴、博大与包容”的特质。学界对于大理洞经音乐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对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源流研究、功能研究、社会属性的研究、曲目个案研究、组织形态研究等,涉及的角度很多成果也很丰硕,但对于处在“发展”中的新型洞经会的个案研究却还有很大空白。所以选择了具有创新性的南诏古乐学会作为本篇论文的研究个案。
南诏古乐学会作为大理地区一家独具特色的洞经音乐组织,在主要展演活动中保留了传统洞经音乐的作品又运用了现代表现方式,其发展历程、展演活动、音乐形态、功能等方面都显示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典型特征,又有区别于其他洞经组织的个性特点。在功能方面显示出了一些改变,主要功能有文化展演功能、自娱功能及社交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学术研究功能。即删减了传统洞经音乐所具有的部分宗教科仪功能,而代之以文化展演等其他功能。这一变化使得学会的主要活动和经费收入等各方面模式都与传统洞经音乐组织有所不同。虽然在功能上大胆取消了传统洞经音乐的部分宗教科仪功能,而在音乐方面又进行“复古”性的开发,对于传统洞经音乐本体的传承保护作了很多积极的工作。音乐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以洞经音乐为主体进行部分调整与改编后的具有洞经音乐风格的音乐;第二,大理地区优秀的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第三,大理其他信仰仪式的音乐,主要是祭孔音乐;第四,会员自娱自乐的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等。从曲目形态分析来看,学会对部分常演曲目做了改编,或改变了曲体结构、或改变了唱词、或运用现代手法重新配器等,使得学会所演奏曲目的音响效果有所改变。南诏古乐学会的组织形态经历了单一稳定→并行发展→多元不稳定→单一稳定的循环历程,也充分说明大理南诏古乐学会为代表的大理新时代洞经音乐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经历的摸索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探索者,其求快、求大、求“发展”的心态一览无余,同时也为进行相关探索的后来者提供了借鉴。
本人经过参与观察、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诏古乐学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并运用人类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各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