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患者的麻醉常需采用单肺通气模式进行呼吸管理,术后的急性肺损伤是胸外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单肺通气引起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被认为是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磷酸肌酸钠能够减轻一些重要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对单肺通气后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观察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对行胸腔镜手术患者单肺通气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肺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择期于全麻下单肺通气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至65岁,ASA分级:Ⅰ至Ⅱ,预计术中单肺通气时长在>60和<120min之间。ASA分级:Ⅲ至Ⅳ级,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凝血障碍或血小板减少,接受过化疗或放射治疗或免疫治疗,全身或局部感染,3个月内服用过维生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需排除在外。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0例):术前30分钟,1OOml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输注时间30分钟。实验组患者(20例):术前30分钟,磷酸肌酸钠30mg/kg加入100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输注时间30min。所有患者遵医嘱常规术前准备,入手术室半小时前于病房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面罩低流量吸氧,建立动、静脉通路。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血液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等基本生命体征。予患者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5-1ug/kg,顺式阿曲库铵0.15-0.2mg/kg,依托咪酯0.3mg/kg行麻醉诱导,可视喉镜行双腔气管插管,纤支镜定位,手术开始后行非手术侧单肺通气,术中采用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深度,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并根据BIS值调节,间断追加舒芬太尼,以维持BIS值40-60.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范围不超过入室时的20%。分别于单肺通气即刻(T0)、单肺通气后1h(T1)、双肺通气后1h(T2)、双肺通气后2h(T3)通过桡动脉采集3.5ml动脉血,置于5ml促凝试管中,样本在室温下自然凝固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将标本置于-80℃低温冰箱中冻存,待所有血清样本全部收集完毕再一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各时间点IL-6、TNF-α,比色法检测MP0、硫代巴比妥钠法检测MDA。结果:两组单肺通气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氧化应激指标MPO、MDA随着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经过磷酸肌酸钠预处理的实验组血清IL-6水平、MDA水平、MP0活力在T1、T2、T3时间点和血清TNF-α水平在T2、T3时间点较对照组的明显减低(P<0.05)。结论:1、单肺通气过程中有炎症因子TNF-α、IL-6和氧化应激指标MPO、MDA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单肺通气过程可引起肺组织损伤。2、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可减轻炎症因子TNF-α、IL-6和氧化应激指标MPO、MDA的升高,对单肺通气后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单肺通气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