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钙调素抑制剂三氟拉嗪对体外培养的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便可能为后囊混浊的药物预防提供新线索。【材料和方法】将所取细胞常规进行传代培养。取传第三代的晶体上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三氟拉嗪溶液(三氟拉嗪的终浓度分别为:2μg/ml、4μg/ml、6μg/ml、8μg/ml);同时设不含TFP的阴性对照组;采用二种不同的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1 MTT比色法:一定浓度细胞精确接种至96孔培养板,分别培养24h、48h、72h、96h后,加入MTT(终浓度为5mg/ml)及DMSO,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各孔吸光值(OD值)。2流式细胞仪分析:取4μg/ml药物浓度组与阴性对照组培养24小时后,固定,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微机得出各期细胞数占总数的百分值。【结果】1、MTT测定:1)低浓度组(2μg/ml)三氟拉嗪作用24h后,对晶体上皮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氟拉嗪在一定浓度(≥4μg/ml)时作用于晶体上皮细胞24h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在三氟拉嗪作用48h内,各浓度组对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0.05);在三氟拉嗪作用的72h内,浓度为4~6μg/ml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3)当药物浓度达到8μg/ml时,各时间段的抑制率差异无显著性。2、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结果显示三氟拉嗪使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群体比例发生变化:G0/G1期细胞增加, S+G2/M期细胞减少,TFP的加入导致了细胞由G0/G1期向S期进而向G2/M期的转移被阻抑,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结论】三氟拉嗪能阻断细胞分裂,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从而为后发障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