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掺杂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在CO2电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百年间,煤炭和石油一直是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的主要动力源。由于这些能源的过度使用,大气与海洋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急剧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能源产品,形成可持续的再循环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的环境危害。为了寻找合适且高效转化CO2的催化体系,目前已经报道了许多研究方法,包括化学还原、光化学还原、电化学还原以及生物转化等。其中电化学还原法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因为通过调节过电势等电化学参数可以调控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由于分子结构的可调性,近年来非金属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应用上受到广泛关注。对于大多数非金属催化剂而言,二氧化碳电还原过程都是遵循质子电子耦合转换机理(PCET),中间体COOH*或HCOO*在后续耦合氢原子生成一氧化碳(CO)。与之相对应的是Langmuir-Hinshelwood(L-H)反应机理,相邻活性位点上生成的中间体相互结合生成最终产物。L-H反应机理激发我们寻找能够同时活化CO2和质子的原子团。本论文通过热分解法将碳原子掺入到六方氮化硼(h-BN)纳米片中,制备出催化剂碳掺杂的氮化硼(BCN-x),并在KHCO3电解液中测试各样品的二氧化碳电还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对产物HCOOH具有很高的选择性。相关文献已经报道出带负电的h-BN中的硼原子可以高选择性的吸附CO2分子,而石墨化的碳原子可以高效的活化质子氢。根据L-H反应机理,我们在h-BN薄片上掺入碳引入双原子团C-B,通过C-B双原子团的协同作用,调节溶液中中间体H*和COOH*的相对浓度,从而调节产物的选择性。第一章,主要对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以及目前所用的催化剂进行简单的介绍,我们将催化剂分成金属基和非金属基两大类,通过具体举例说明如何设计修饰电催化剂,以达到优异的催化性能,并解释其催化机理。第二章,我们介绍了样品的具体合成方法,并对样品BCN-x和h-BN进行基本的结构表征,确定样品的形貌结构以及物相组成。并给出了样品的二氧化碳电化学测试数据,结合理论计算、催化结果和电子结构表征结果,揭示了各个样品产生催化差异的原因,进一步解释了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最后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第三章,我们展望了非金属纳米材料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前景,并从优化改进合成方法来探究催化剂结构中各种缺陷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阐述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其他文献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也在逐渐上升,同时火后植被恢复仍然取决于许多现场因素,如火干扰烈度,不同的植被恢复经营策略、地形和当地气候等。因此,研究
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虚化主要表现为会议召开被动应付、会前学习流于形式、会议流程没有章法、自查问题蜻蜓点水、相互批评浮在表面、问题整改束之高阁。其修复路径是:提高
讨论群的元素的阶,给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利用元素的阶研究某些群的构造,并给出群的同态与同构的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暗物质的存在与否是当今基础科学的重大问题之一。位于四川锦屏山的PandaX实验,利用二相型氙时间投影室探测技术,以期对暗物质候选者“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weakly in
以Lewis酸为催化剂,催化马尾松脂松香中的主要成分枞酸型树脂酸与顺丁烯二酸酐连续进行异构/Diels-Alder反应,合成出马来海松酸,提出了分离纯化方法,鉴定了产物的结构,枞酸型树脂酸
中国立法对定期租约中还船概念的界定过于笼统和模糊。对承租人提前还船后出租人权益的相应救济问题,中国立法虽然有所提及,但过于笼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总则中的一
逻辑与语言的关系紧密相联。逻辑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逻辑的表现。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离不开逻辑思维的灵活运用。由此可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培育。一般来说,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对语言的学习。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显得尤其重要。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因而,阅读教学也由此成为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
草地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调节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给当地牧民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我国是草地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地资源的维护与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浆细胞的异常增生,并广泛浸润和大量分泌副蛋白(M蛋白),引起一系列的骨髓和血液学变化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过渡,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山西第一代近代型教师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烙印着过渡时代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通过对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教师群体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