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的组织培养及激素对其愈伤花青素积累的影响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uz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旋花科甘薯属蔓生性草本植物,而紫色甘薯块根富含花青素。本文以紫色甘薯品种“山川紫”和白心甘薯品种“禺北白”为试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从而建立紫色甘薯愈伤组织的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激素对紫色甘薯愈伤花青素合成和积累的调控。结果如下:   1.以山川紫和禺北白无菌苗的叶片、叶柄及茎段为外植体,在MS附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上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培养,并对获得生长迅速、性状好的愈伤组织培养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不同组合及浓度的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山川紫还是禺北白,都对2,4-D敏感,不宜用来诱导愈伤组织;MS+1.5 mg/L6-BA+0.2 mg/LNAA的激素组合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叶片形成的愈伤组织性状较好,出愈早,出愈率高,量多,是山川紫和禺北白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外植体。   2.低浓度的GA3、KT、IAA均显著促进山川紫和禺北白愈伤组织中花青素的合成和积累,其中0.5 μmol/LGA3、约0.9 μtmol/L(0.2 mg/L)KT、约14.5 μmol/L(2.5 mg/L)IAA的促进效果最佳,分别使山川紫愈伤组织中的花青素含量提高了55.38%、44.58%和50.46%,同时分别使禺北白愈伤组织中的花青素含量提高了38%、35%和49%;高浓度的GA3、KT、IAA则对山川紫和禺北白愈伤组织中花青素的合成和积累产生抑制作用。   3.添加这三种最适浓度的激素后发现,在细胞的生长过程中,无论是山川紫还是禺北白,其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和花青素含量基本上符合“S”型曲线,花青素的含量随着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   4.分别添加GA3、KT、IAA后,无论是山川紫还是禺北白,在培养过程中,这三种激素均促进愈伤组织中的花青素含量提高,到第15天达到最大值。与初始的花青素含量相比,GA3、KT、IAA使山川紫愈伤的花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42.04%、37.18%和45.64%,使禺北白愈伤的花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45.75%、41.57%和48.19%。无论是山川紫还是禺北白,这三种激素对其花青素合成和积累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IAA对愈伤的花青素含量的促进效果最好。而此时禺北白愈伤花青素的含量虽然均已超过了山川紫原来的水平,但并未达到同期山川紫愈伤花青素的含量。这可能说明这三种激素对山川紫和禺北白愈伤花青素的合成和积累并没有品种的特异性。   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花青素的产量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阐明激素调控紫色甘薯花青素合成与积累的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别设计慢性和急性溶液铅暴露实验,以发育早期的中华鲟幼鱼为研究对象,对其组织铅含量、血液代谢指标和组织抗氧化指标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中华鲟幼鱼对铅的积累、排放特
学位
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化工原料,其脱羧反应产物γ-氨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聚合材料单体。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素原料替代粮食性淀粉原料发酵生产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能够为它们作为化工原料和材料单体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目前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进行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发酵的研究极少报道,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木质纤维素原料发酵的案例。这可能是由于在复杂的木质纤维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