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认知的应用软件界面信息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软件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功能也越发完善。应用软件界面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软件系统的功能发挥。由于应用软件界面中信息量大和信息类型多,易导致界面信息杂糅、层次结构不清晰以及信息引导性差问题,加重用户的认知负担,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操作效率与使用体验。本文从应用软件界面的底层基础—信息结构入手,结合用户认知需求,提出界面信息结构设计策略及优化模型并进行了案例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论文首先基于设计学理论和信息组织理论,提出了研究应用软件界面信息结构应从界面信息的视觉结构与逻辑结构出发,针对信息的视觉结构,分析了信息组织方式与信息交互路径中的设计要素与结构类型,阐述了视觉结构如何反映信息的逻辑结构;针对信息的逻辑结构,分析出应用软件界面根据信息关联性、信息层次性和信息突显性(信息关系)与使用频率、用户行为逻辑(实用性关系)进行信息构建,解释了逻辑结构如何决定信息的视觉结构,对应用软件界面信息结构特征进行剖析。其次,基于用户认知特性与用户行为差异,分析了影响用户认知的应用软件界面问题,提出用户认知界面过程中的感知、注意、记忆与学习以及思维需求,并结合新手用户与熟练用户的典型行为差异,建立了应用软件界面“用户认知-信息结构”映射模型。然后,结合应用软件界面的信息特点与用户认知需求,从信息整体编码、信息关联编码与信息实体编码三方面提出信息结构的设计策略,建议从整体到局部、从主干到枝干的信息结构设计流程,构建了基于用户认知的应用软件界面信息结构优化模型。最后,选取多媒体文件转换软件作为典型应用软件,依据优化模型对原软件界面信息结构进行再设计,并利用眼动实验法和主观测评法对信息结构优化模型的可用性进行验证。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对应用软件界面信息结构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性,可为应用软件界面的设计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其他文献
发展高效的有机合成方法是当前有机化学合成的主要目标之一,它推动着全合成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烯丙基胺在有机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生物碱以
目的:探讨再生育人群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危险因素,为再生育人群提供科学指导,提高再生育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次数≥2次的共180例再生育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存在FGR(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为存在FGR组(n=90)和不存在FGR组(n=90)。分析比较两组再生育产妇一般情况、危险因素情况。利用SPSS 21.0软件,分别采用独立样本
微球三维位置测量是单分子力谱技术中的重要一环。以往,一个可靠的单分子实验结果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及统计分析才能获得。较为繁杂的工作方式,催生出了大规模单分子力谱
安全阀是压力容器的重要保护装置,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研究,于石油化工企业工艺生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完整性管理研究对象主要为管道系统、储罐压力容器等,而安全阀完整
本文依托改进后的气液复合加载岩爆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初始蓄能气压条件下的梯度加载岩爆模型对比试验,对试件的宏观破坏特征、内部的应力和变形、以及破坏过程的动态应
我国南海的深、远海天然气田开发,亟需研制、部署LNG-FPSO(天然气在线储卸装置),为海底资源的开采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为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并实现尾气的达标排放,LNG-FPSO
平面网格多边形的探索问题是典型的online探索问题。本文主要对平面区域中边界几何信息未知的网格多边形探索问题进行研究。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计算几何、数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涉及到未知危险区域撤离、搜救、游戏产业、机器人路径规划等实际应用问题的求解,所以具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研究价值。网格多边形的探索问题可描述为:给定平面上一个网格区域和一个边界信息未知的多边形P以及与边界相邻的起始
我国是一个贫油、富煤和少气的国家,而低碳醇可作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和替代燃料和油品添加剂,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因此通过将煤或生物质等含碳物质气化得到合成气(H2 + CO),
物联网及新型定位技术的发展使得室内定位得以实现,为人们提供室内位置服务成为必然。人们的日常生活处于室内或是室外空间,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相比之前较为关注的室外空间而言,室内空间结构复杂、语义丰富,不同的人对室内空间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与认知,有着不同的语义限制,因此目前已有的室外空间的相关技术无法直接应用在室内空间中。室内空间查询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室内位置服务,目前仍通过关键字匹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模转换器(ADC)已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和仪表控制等领域,各系统对ADC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多通道时间交织(TI)结构可提高ADC的采样率和分辨率,然而各通道之间存在的偏置、增益和采样时刻失配严重限制了TIADC的性能,目前学术界以基于定步长的LMS算法为主流的校准方法。然而定步长校准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与精度的矛盾,因此本文有必要对变步长校准算法进行分析与设计,在保证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