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量表达的意义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癌(HCC)转移和术后复发已成为进一步改善HCC术后长期存活率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HCC术后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正成为HCC研究领域的焦点。近年的研究显示,新生血管生成是HCC发生复发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基因和蛋白在HCC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正成为HCC研究的热点之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迄今发现的作用最强的特异性促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从而参与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但是目前HCC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HCC的生物学行为以及预后的关系尚未完全弄清。肝癌细胞中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具体过程及其信号传导通路亦未得到阐明。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对于研究HCC的复发和转移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通过对VEGF转录调控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行调节,筛选出更为有效的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达到预防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本文从临床实验和基础实验两方面,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旨在研究HCC组织中VEGF、缺氧诱生因子1α(HIF-1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C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探讨缺氧和EGF与HCC中VEGF过量表达的关系,并研究肝癌细胞中VEGF转录调控的信号传导通路。 中南大学 博士学位 文 第一部分肝细胞癌中 VEGF、HIF4、EGF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HCC中 VEGF、HIFq a和 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 HC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HCC组织中这三个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检测 36例 HCC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和 6例正常肝组织中 VEGF、HIF.IQ和EGF的表达情况,研究这三个因子与HCC的临床病理资料、新生血管生成以及预后的关系。采用等级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这三个因子在H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36例HCC中32例VEGF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8.9%,高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刀5)。HCC组织中 HIF-IQ和EGF的表达率分别为 66.7%和 75刀%,均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o刃.05人镜下有静脉浸润的 HCC组织中 VEGF和 HIFl目的表达率高于镜下无静脉浸润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刀5)。VEGF阴性组术后 1、2年生存率均为!00%,弱阳性组分别为86.7%和ZI.7%,强阳性组分别为54刀%和0,三组存活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刀5)。**F阴性组术后1、2年存活率分别为100%和60刀%,弱阳性组均为70刀%,强阳性组分别为27l%和0。阴性组、弱阳性组与强阳性组之间存活率的差异亦具有显著性0刀刀5人 Speann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CC组织中 HIFIo的表达与 VEGF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二0.459,P<0.of人EGF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亦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fs—0.462,P<0刀1)。 正互 中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结论:HCC组织中 VEGF、HIF-IQ和 EGF呈过量表达。HCC组织中 VEGF禾 EGF的表达与HCC中新生血管生成、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HCC中HIFIa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镜下静脉浸润亦具有正相关关系。HCC中 HIF1 和 EGF的表达与VEGF的过量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11月12日,历经十年科技攻关,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试验软件(简称VITA)正式对外发布,并已通过国家第三方测评机构的测评,拿到了产品的“准生证”。
在建设地铁的过程中,对地铁的施工质量要求非常的严格,需要具备非常高的质量,还要具备非常高的安全性,而地铁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之一,影响地铁施工的因素有很多种,因此应该及
基于矩形平面阵列,将一维阻塞矩阵推广至二维,提出了一种强干扰背景下弱信号的二维DOA估计算法。首先构造二维阻塞矩阵对阵列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抑制掉已知方位强干扰,再进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经验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16例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
为胶东玉米高产栽培的播期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抗逆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了玉米的全生育期天数、倒伏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