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站)2006-2012年陆面过程观测资料和榆中站气象资料,分析了7年间榆中气温降水的气候变化背景,讨论了陆面地表能量平衡分量的年际变化,研究了波文比、能量闭合度的年际波动,探讨了地表能量平衡分量以及各陆面过程参数对黄土高原气温、降水年际波动的反馈。结果显示,地表各能量分量都对气候背景的波动做出响应,但敏感性各有不同,净辐射与气温相关性最强,感热潜热与降水相关性较好。分为冬夏半年讨论后得出,冬半年地表平衡分量与气候波动的相关性更好。冬半年中,各分量又与气温有着较高的相关,可见该地区地表能量各分量对冬半年气温波动的响应更为敏感。波文比的上升趋势与该地区降水量减少的背景响应,说明干旱程度的加深。能量闭合度的波动变化显示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陆面能量不闭合程度的加深。与此同时,对SACOL站陆面各辐射收支分量对于气候波动的响应也做了初步探讨,研究了地表反照率的年际波动变化,讨论了各陆面过程参数对于黄土高原气候背景年际波动的反馈。并且根据黄土高原降水类型将全年分为冬夏半年讨论,以得到更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显示出2006-2012年气温降水的趋势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暖干化总趋势相吻合。地表浅层土壤湿度和温度都与气温、降水呈现很好的响应。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地表反照率变化波动的原因。通过冬夏半年资料区分探究得到,长波辐射分量与气候要素的相关较短波辐射分量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更强。但总体而言,陆面过程对于该地区气候背景波动的响应机制还是较为复杂的。为探究陆面过程的季节性变化,本文还选取了半湿润地区代表站庆阳站的陆面辐射过程和能量平衡分量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日变化趋势。讨论了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能量的日变化差异,分析了不同地表状况、不同温度湿度背景下,该地区陆面日变化的过程。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的陆面水分、热量交换过程与该地区大气、土壤中的温湿状况及下垫面植被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半湿润地区代表地的庆阳,地表面的净辐射分配方式与黄土高原其他一些测站有着细微的差别,春夏秋冬四季也都存在着自身代表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陆地表面水热通量的不同气候区的空间时间差异,利用“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的陆面过程资料,分别对比分析了定西、平凉、庆阳及SACOL站的主要地表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分量的特征。采用了以上测站冬夏两季晴天条件下的日变化规律,探讨了黄土高原地区陆面辐射、能量特征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地表能量平衡方面,各站的区别受到季节变化的一定影响。地表热通量冬夏影响的因素不同。净辐射冬夏变化规律则呈现相反。在辐射收支受季节变化影响较不明显,各站的差别取决于所处气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