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c)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原产地种植和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种植相结合的方法,比较详细地研究了牛膝根的结构发育、牛膝梢株的牛育进程、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及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植株形态、性状和有效成分等方面对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不同的牛膝种质中,秋子的发芽率最高,蔓薹子的千粒重最大。2.牛膝的花芽分化受不同播期的影响,花芽分化程度随播期的改变而推迟。在试验中7月15日、7月20日及7月25日的现蕾时间仅差1-2d;播期7月30日和播期8月4日花蕾出现时间差别较大,达10d。3.牛膝根的结构建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生生长阶段:根由木质部、韧皮部、皮层和表皮组成;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生长阶段: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皮层及周皮构成。三生生长阶段:次生生长阶段的末期,皮层薄壁细胞反分化形成维管束,维管束同心环状排列。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持续的时间为20天左右,三生生长持续牛膝发育的整个生育,最终可形成四网。不同播期影响牛膝根的发育,因而第四圈的发育随播期变化而体现出分化程度的不同。4.日均温、日高温、日低温、降雨量、日照及日温差与出苗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开花期与日低温呈极显著的相关性,温度较高,雨量及日照充沛,温差较大,出苗时间较早,均使牛膝的开花时间的提前。在牛膝的整个生育期中,植株的干物质分配顺序为:叶-茎-根-花。5.收获时,各播期的生物产量,播期7月25日>7月15日>7月30日>7月20日>8月4日;多糖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但单株的含量却有所不同,以8月25日播期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最高,7月15日播期中的多糖含量最高。6.7月25日播种的牛膝根中的8月15日、9月15日、10月15日、11月15日的齐墩果酸的含量分别为1.083%、7.73%、2.90%、2.911%;牛膝中的齐墩果酸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中总的变化趋势呈“低、高、低”的特征。7.不同品种牛膝的根长,根粗以及花序长度之间存在的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其它形态差异均不明显;从生物产量上来讲,风筝棵>核桃纹>白牛膝>蒙古牛膝。化学成分上,牛膝多糖含量核桃纹>蒙古牛膝>风筝棵>白牛膝;齐墩果酸含量以风筝棵>蒙古牛膝>白牛膝>核桃纹。由于蒙古牛膝前期同化率较高,因而有较好的生产潜力;风筝棵品种优于核桃纹,白牛膝的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