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世纪电影产生以来,人们把它称为一种艺术,也把它称为一种商品,但如今来看,将电影称作传播媒介似乎更符合它特殊的身份。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媒介,在它的传播过程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捧红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视明星,正是电影媒介的这种特质,吸引了特定“迷”群的注意。从一个层面上说,是电影成就了一批“明星”,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不同的“迷”群是跑来为他们喜爱的“明星”买单,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明星”成就了电影。因此,正是基于“粉丝群体”的连接,“明星”与“电影”二者之间才形成了互赢共利的循环模式。“粉丝电影”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词汇,虽然学界与业界的许多人士已经对它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但大多是从电影的制作目的进行考虑,很少从粉丝电影的受众——粉丝群体进行思考,因此,本文针对“迷与迷群”在粉丝电影中的身份认同建构进行研究,思考粉丝电影对迷群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进行身份认同建构。本文首先根据各方面的文献分析对粉丝电影和身份认同做了更全面的概念界定,然后对国内“粉丝电影”的发展现状做了简单的梳理,在结合已有可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同时从受众角度进行分析,对“粉丝电影”的定义进行了深化理解。“粉丝电影”的特征就是粉丝对电影的过度性喜爱,并在喜爱的过程中建立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迷群”有个体和群体之分,所以本文分别从“粉丝电影”迷的“个体”和“群体”两个大的范畴,对“迷与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做了探讨,其中详细分析了关于个体“迷”包括忠诚度、热情传播和积极消费等特点以及“迷群”自发性、组织性、冲动性和集体性的现实表现。并详细描述了迷与迷群在线上线下进行信息共享、撰写影评、创新性生产以及组织相关活动等具体实践,分析“迷”在此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迷群”在区别群体时是如何对边界进行的划分、强化以及优化,如何逐步在此过程中建立个体身份认同与群体身份认同。最后,本文还分析了“迷群”对“粉丝电影”产生的影响,并对“粉丝电影”的现状做了冷思考。研究发现,“迷群”对电影的过度喜爱,与媒介的发展和他们的内心需求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有关,媒介使用已经成为“迷群”建立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迷群”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认同,当“迷”作为个体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这种认同感时,便会通过媒介寻找虚拟的网络空间做情感上的释放和寄托,他们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表达自我,传播自己的观点,并体现在现实生活的行为举止中。同时,媒介的狂欢化也逐渐将“迷”们引向娱乐产业,使他们产生了“娱乐崇拜”式的身份认同,“粉丝电影”的迷群便是其中之一,“迷群”把媒介文本中描述的成功形象看作虚拟的、理想化的自我,将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情感上表达了对理想自我的向往,并在此过程当中不断进行“自我”的身份认同建构及自身所在“迷群”的群体身份认同建构。总体来看,目前业界对于国内的“粉丝电影”批评较多,有些电影专家甚至完全持否定的态度,认为“粉丝电影”的商业性太重,内容也较为低俗,缺乏艺术价值。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在于国内大多数的“粉丝电影”质量不过关、艺术价值缺失、价值导向偏失等。本文透过“粉丝电影”的这一系列现象,分析了其背后起着重要作用的粉丝消费行为,结合“迷与迷群”在“粉丝电影”中进行的身份认同建构行为,分析这些群体在“粉丝电影”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时针对“迷群”反常态的消费行为以及对电影市场产生的影响等现实问题,试图为我国电影市场的定位、发展走向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